第九十章:岳陽三醉-《劍出衡山》
第(1/3)頁
在藏劍閣院外擼了擼白熊,心下思索著見魯連榮這事。
“年關(guān)祖祠拜祭那會兒不歡而散,拱火烏鴉葫蘆里賣得什么藥?”
出劍閣至琴軒向西直走,有條約十丈的古樸走廊。
兩旁壁畫歷經(jīng)風(fēng)雨不再鮮艷。歲月侵蝕,當(dāng)年的色彩斑斕早已褪去,只依稀窺見門派興盛時的殘痕。
屋頂?shù)那嗤咂R排列,在濕潤的空氣里被淺淺青苔渲染,藤蔓葳蕤連綿如一條綠色絲帶,隨著趙榮快速走過,那絲帶像是動了起來。
澹真閣。
閣樓名字源自:“恬澹虛無,真氣從之”。
此言正合衡山內(nèi)功意境,講究恬靜、淡泊、無為之心,但居住在此的魯連榮恐怕體會不到衡山前輩立此閣時的良苦用心。
“師兄。”
魯連榮的兩位徒弟迎了上來,二人年紀(jì)皆近而立,遠遠看到趙榮來時便好奇打量。
等他近前,趕忙禮貌出聲問候。
雖說魯連榮與這位親傳師兄不對付,但他們這些尋常弟子卻不愿隨意開罪人,尤其最近又聽到那許多關(guān)于趙榮的傳聞。
“師叔可在?”趙榮明知故問。
“就在里間,師兄請。”他們朝澹真閣抬手,只引趙榮進去,自己站在門口,顯是魯連榮有所交代。
黃衫老者盤坐在矮桌前,桌上擺著的那只湖田窯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正青煙裊裊。
其背后有一副與懷素書法相似的字帖,寫著“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大意是:清涼的樹蔭可以庇護自己,整天都能在樹下乘涼談天。
本是河?xùn)|先生借酒消愁之作,但拱火烏鴉在師叔輩中最沒文化...
他似乎解讀為‘大樹底下好乘涼’。
趙榮讀懂三昧,又對上魯連榮那對黃澄澄的雕眼,差點笑出聲音來。
“師叔,不知叫弟子前來所為何事?”他趕忙出聲,免得失禮叫拱火烏鴉小看。
魯連榮極為干脆,把一封信扔在趙榮面前。
“看吧,我本打算直接丟給大師哥,聽聞你又殺了魔教高手大出風(fēng)頭,倒想瞧你如何應(yīng)對。”
他盯著趙榮,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按照魯連榮預(yù)估,眼前少年拿起信箋那一刻瞧見封面朱漆,就該神色慌亂。
五岳劍派左盟主的親筆書信。
沒做虧心事,才不怕鬼敲門。
沙角島的貓膩,有心之人怎會不知呢?
然而,
趙榮掃看一眼,臉上沒任何波動,掏出里間信件來讀,從始至終亦沒什么表情變化。
魯連榮心道:‘還挺沉得住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