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衡山派在外的眼線有收集,城西的武林人士跑到同福客棧大談特談,還有下屬勢力朝上匯報 從一些殺人越貨的蛛絲馬跡中,衡山派連續出手滅了兩股賊人。 殺了近十個,對外說幾十個,大大刺激了衡州一地的武人。 魔教兇人也不是傻子, 他們在衡州府連翻失利,援力暫時未到,兇人們已經陸續撤出衡州府。 曲非煙教了趙榮怎么去辨別魔教常用聯絡標記,衡山派的領隊人經趙榮傳授,順利抓到魔教探子,因此截獲一位風雷堂副香主傳出退出衡陽周邊的指令。 嵩山派大大出力,白馬莊之戰的損失震懾到了這批魔教前哨。 “師兄,魔教暫退,接下來怎么做?”全子舉問道。 趙榮沉吟一時,謹慎道:“衡陽必然留有嵩山派眼線,不能讓他瞧出咱們太安穩。” “甭管魔教退到哪里,每隔幾日就讓一批門人結隊出城,在外踏青巡視,再找僻靜地互相練劍,打得氣喘吁吁衣衫凌亂再回來。” “又傳莫大師父多日不見人,正與魔教高手交手。” “總之隔三差五便叫人聽到衡州府局勢緊張,我衡山派與魔教各有損傷,不過要稱咱們一直占據優勢,別叫衡州一地的武人看輕了。” “此事簡單!”全子舉最開始干這些事時生疏得很,趙榮真是手把手地教,現在越來越嫻熟。 交代好門內之事,趙榮又騎馬去了五神峰腳下。 這段日子練劍有所感,總想來此地看看。 近七天,趙榮來山腳三次,登天柱峰頂一次。 驛站內已安排了衡山派的便裝常駐人手,一來留意經過衡陽之北的武林人,順帶打探消息。 二來則是專為衡山小掌門處理雜務,比如看好馬圈的透骨龍,準備水米飯食。 這其實是個頂好的活,往往能得到小掌門的一些指點。 趙榮臨晚回藏劍閣時,熬了近二十日的莫大先生頗為疲憊,蒼老的臉上卻有著傲然笑意。 “功成!”莫大先生話音用力,如刀刻石壁。 “師父辛苦!” 趙榮大喜,“驟雨尚未歇,游龍又驚鴻!” “自此,我衡山派自下而上,承前啟后,七劍歸位。師父此番作為,當影響衡山深遠,意義綿長,代代弟子,都要念著恁老人家的好!” “雙石紫云,仙巖雨落,安上青岑,金簡白馬!” 趙榮念念有詞,“弟子覺著,該引師父名號,故作夜雨三劍、瀟湘四劍,合稱衡山七劍。” “哈哈哈!” 莫大先生被趙榮夸得捋須大笑,顯然極滿意自己的杰作,但他又盯著自家徒弟,幽幽一嘆。 “甚么瀟湘劍夜雨劍的,你這小子,愧煞為師作甚?” “若為師真有本事,早該把這七劍弄出來了,何須等到你入門上山。” “劍法乃前人所創,我不過疏通整理、縫縫補補,總算讓一身所學得以施展。在天者難定,在人者易知。謀者非為師,成者更在你。” 莫大先生不屑一笑,“用得著什么瀟湘劍夜雨劍?你當為師是沽名釣譽之輩?” 趙榮呵呵笑著,見師父誠意不想領此大功,也不強勉。 又請教: “這游龍換手快劍劍路,什么時候學合適?” 莫大先生想了想,“除了運氣法與少數劍招,衡山基礎劍招與縮減的回風落雁劍法才是這四路快劍的大本大宗。” “學者需深耕衡山基礎劍招,又是回風落雁劍招法熟手,如此糅合運氣法門,學起來才能快而有序。” 趙榮不由欣喜。 單從這幾點來瞧,不少老內門都能滿足。 他們不懂回風落雁劍的精髓,但招法熟手肯定算得上。 莫大先生還貼心舉例,“倘若叫劍三水準的巧云徒兒練此功,定然極易上手。她藏鞘多年,現在終于多了一柄好劍。” “這四路快劍,對巧云徒兒這樣的門人最為適宜,也是提升最快的。” 老人家欣慰笑道,“明義、松峰他們就要差上一些,但假以時日,都能成為十四代弟子中的翹楚。” 聽他這樣說,趙榮忽來興趣。 “師父,現這四路快劍完善,建議我學嗎?” 莫大先生皺了皺眉,想著自己鉆研劍譜多日,沒問趙榮課業,便道,“你如那天一般,運幻劍式刺一劍給我瞧瞧。” “好。” 趙榮抽出長劍,照著師父吩咐一劍刺出。 莫大先生看完之后,沉默了好幾秒鐘。 忽然問道:“你最近去了五神峰?” “是。” “多去,多練。” “那四路游龍快.” 莫大橫眉瞪了他一眼,“你學它作甚?” 趙榮心說,‘師父怎么突然兇巴巴的,難道我近來進展極慢,他老人家不滿意,故而叫我別三心二意?’ 他搖了搖頭,又說了一些游龍快劍的傳授與鑄劍山莊的事。 莫大一邊叫他別操心,一邊面朝著衡山祖祠方向看。 似乎看到了濃煙滾滾。 莫大先生表示,這四路劍法他會先傳馮巧云等資深內門,再傳其他人。鑄劍山莊那邊,也等吉安龍泉丘家的人來了再說。 似乎,一切耽誤趙榮練劍之事都是錯的。 “弟子一定用功,不會懈怠。” “嗯,”老人家這才滿意。 處理完劍譜之事,忽又問道:“你說的那個有天賦的小姑娘在哪?” “她在同福客棧。” …… 翌日,被嚴師叮囑的衡山小掌門又騎馬來到五神峰腳下。 距離龍泉三大山莊盟會還有近二十日,趙榮在此之前會在天柱峰頂練劍幾日,順便等丘家人到衡陽。 飯食還是由人從驛站送上去。 趙榮閉關練劍第三日晚上,莫大先生趁著夜色來到同福客棧。 他自然知道這客棧與趙榮的關系。 后院練劍的小姑娘也很容易被他尋到,只是就近一看,瞧清楚小姑娘的長相后,莫大先生頓生趨避之心。 腦海中閃現兩個不太喜歡的人。 雖然不該將對這二人的觀感附加在一個小姑娘身上,但作為一派掌門,深知其中隱患。 若莫大還是當年那個莫大,一定會避而遠之,悄無聲息退走。 可就在他想轉身時, 腦海中又閃過一個少年人含笑舉劍的畫面。 他老人家眼中有一絲溺愛之色,又無奈搖頭,只得提著胡琴如一個落魄賣藝老人從小院后門經過。 ‘能成師徒少不了緣法,老夫打她門前過,便是照面之緣,若這娃娃不理會,便是錯過了。這樣一來,也算是尊重乖徒兒,對他有個交代。’ 莫大先生心生算計,已盡量拿出畢生賣唱經驗,顯得普普通通。 沒想到. 他還沒到門前,里間練劍的小姑娘直接提劍跑了過來。 “莫大爺爺好。” 她執劍行禮,嘴又甜得很。 莫大先生面無表情,只問道:“你認得老夫?” “不認得,以前沒見過,”曲非煙微微搖頭,“但榮哥說過,從后院門前走過,手拿胡琴的老爺爺就是衡山派第一高手莫大先生。” “叫我不要錯了照面之緣,否則以后就再也見不到莫大先生了。” 莫大先生眼角輕輕動了一下,不由看向五神峰方向。 天柱峰山洞中,趙榮忽然打了一個噴嚏。 莫大先生瞧著小姑娘帶著淡淡笑容,又有一絲古靈精怪的臉,不由想到趙榮。 忽然覺得好像真有點像 他顏色稍緩,“你可是姓曲?” 莫大心想:‘若欺騙于我,也算無緣。’ 曲非煙卻道: “我原是姓曲,可榮哥說,在莫大先生面前,我得是趙非煙。所以,非非現在應該是姓趙。” 莫大先生朝五神峰方向瞪去一眼。 他又問:“可懂音律?” ‘若不懂音律,便不合本門鎮岳訣,一樣無緣。’ 然而, 曲非煙忽然踮腳從馬棚旁邊的架子上取下一面小琵琶。 她撥弄琵琶上的四根琴弦,口中如訴如泣,用青澀空靈的嗓音哼著詞調。 “兩岸叢篁濕,一夕波浪生。孤燈蓬底宿,江雨蓬背鳴。南來北往客,同聽不同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