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師請留步~!” 桑榆道旁,趙榮打馬提速,又喊一聲。 大和尚跑了半夜,聽馬蹄聲漸近,才反應過來后面的人是在叫自己,當即駐足回過頭來。 瞧見一青衫少年微勒韁繩,下馬走近。 昨夜星月暗淡,昏黑得很。 大和尚看似魯莽,卻粗中有細,并不愚笨。 夜里大打一場,知這少年武力不俗。 “小兄弟叫我作甚?” 趙榮這才看清大和尚樣貌,除了身形高大,臉也是極肥極胖。 心中已將大和尚的身份猜了個八九分。 當即笑道:“昨夜瞧見大師打殺魔教賊人,痛快爽利,叫我佩服得很。” “如今這江湖上敢這般狠斗魔教的好漢可難見了。” “今個一早見到大師背影,忍不住想上來認識一番。” 大和尚一聽他的話,眼睛微微瞪大一圈。 你這話怎說得.好像魔教賊人都是我殺的一樣? 大和尚道:“那幫撮鳥我本懶得理會,他們在土門那邊的酒肆中用下三濫手段給向問天下毒,沒想到我的酒水中也沾了毒藥,害我肚痛半天。” “我是有仇就報,這筆賬當然要和他們清算。” 他朝著衡山眾人打量一番: “你們的打扮與土門那邊的追殺者很像,昨天傍晚見你們到客店,我也以為是魔教的人。” “本想和伱們算賬的,但事分輕重,還是華山的事重要,就匆忙吃喝,沒閑情摻和。” 趙榮微微一怔。 難怪向問天不說話就動手。 大和尚盯著趙榮,忽又滿意一笑: “小兄弟功夫不賴,人長得也俊,不錯不錯,若是我家琳兒喜歡你,你可以給大和尚當女婿。” 趙榮還沒說話,追上來的向大年等人都哈哈大笑。 曲非煙站在趙榮身邊笑道,“大師一點不像出家人。” “高僧們見到有緣人,都會說你與我佛有緣,要度化入寺,哪有上來收做女婿的,這不是把有緣人推向滾滾紅塵嘛。” 大和尚哦了一聲,指著趙榮,笑對綠裙少女道: “罷了罷了,既然他是你的心上人,我就不與你搶,便再找其他的女婿,總不能叫我女兒做小。” 衡山弟子表情精彩。 衡陽大廟和尚多,大家各都見過不少。 像眼前這位的,當真沒見過。 少女眼中羞怯一閃而逝,卻不與大和尚聊天了。 待會又不知他要冒出什么葷話來。 趙榮已十分確定大和尚身份,出于禮貌,還是拱手相問:“在下趙榮,不知大師名諱?” 大和尚豎單掌還禮,話語豪爽: “我身在佛門,但佛門種種清規戒律一概不守,因此法名叫做不戒。” “原來是不戒大師。” 趙榮提議道:“我們也要上華山,大師不若與我們一道。” “那可正好!” 不戒和尚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他雖然五大三粗,心思卻靈,感覺到眼前這些不是惡人。 大家走在一起,互相有個照應。 到商洛還有七十里路,當下直言道: “榮兄弟,我走了一晚,勞煩你們讓出一匹馬來,否則我要被你們落在半道上。” 他話罷,程明義已將馬牽來。 “大師,請。” “多謝!” 不戒和尚朝著眾衡山弟子又道一聲謝。 大家騎馬朝商洛去。 天越來越朗,日頭高高升起。 仰天一瞧,空中的云片片如鱗。 所謂天空魚鱗斑,曬殺老和尚。熱氣上涌,臨近晌午,大家戴上斗笠。 馬兒跑了一路,鼻息漸重。 尤其是不戒和尚胯下那匹馬,一直喘粗氣。 放馬到丹江支流飲水,消消暑氣。 中午在河邊對付一下,吃的干糧。 樹蔭下,衡山幾名弟子與河邊納涼歇腳的旅客攀談起來。 他們還背著古樸樂器。 不一會兒,坐在樹蔭下的趙榮不由睜開眼睛。 不遠處傳來干鼓牙子、大鑼小鑼、鉸子銀鑼等聲,還有一陣清麗嗓音。 李未錦凌兆恒等人與商洛一帶的花鼓戲團打成一團,小曲在那邊清唱引得鼓團喝彩。 不戒和尚咧著個嘴巴直笑: “榮兄弟,你們行走江湖,怎得還會這些名堂?” “大師,這叫藝術交流。” “藝術交流?” 趙榮笑道:“高僧見面,是不是也要討論一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不戒和尚明白了話中含義,不由拍了拍腦殼:“我對佛法一竅不通,高僧見我吃肉,只會道什么罪過罪過。” 趙榮卻道:“有慧根的人,不見得要通佛法。”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大師的境界卻是一般高僧也沒有的。” 他說這幾句中聽話,惹得不戒和尚哈哈大笑。 “你若見我師父,他定要說你與佛有緣了。” 小半個時辰過去,一行人繼續上路。 “戲鼓團的人說,順著這條道,待會兒會從城南軒和門進城,勸我們朝西邊客店投宿。上次江湖廝殺的地方在城東,那邊最亂。” “……” 商洛位于丹江之北,背靠金鳳山,面對龜山,形如鶴翔。 因此又叫鶴城。 到了城門口,未錦師妹道:“可惜現在是仲夏時分,到此地時令不對。” 張靜誠師弟會意:“是啊。” “南遷北歸之鶴在冬春季以鶴城中轉,那時才能見到鶴舞丹江的美景。” 趙榮也不由點頭:“若是伴鶴舞奏曲,倒是有仙家道韻,清雅脫俗。” 衡山弟子各都稱善。 不戒大師用手撓著腦門,他是個爽快人,此時竟然欲言又止。 他發現自己插不上話。 入了鶴城之西,這會兒不用再投野店。 此地的悅來客棧干凈又正規。 在豐陽時,他們分坐兩桌。 此刻十二人正好分三桌,向大年點上三桌好菜,眉頭不見他皺一下。 這一頓飯,魔教旗主買單。 什么橡子涼皮、燴菜熏肉、苜蓿粉蒸肉,鶴城搟面皮 一桌七八樣菜,再來幾壺商洛果酒,當真是店中豪客。 向大年吃前便會賬,囑咐廚子好好做。 店小二追著喊大爺,將幾桌人奉為上賓,伺候得極好。 酒菜下了肚,趙榮自覺誠意十足,便與不戒大師深聊幾句。 “大師游戲天下,怎會突然上華山?” 周圍衡山弟子也好奇得很。 大和尚聞言皺了皺眉,說了一句趙榮也聽不懂的話:“我上華山,是要當大丈夫。” 瞧見眾人眼神,他繼續道: “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也不怕你們笑話。” “我本是個殺豬屠夫,后來愛上了個美貌尼姑。但她不理我,我無計可施,想著尼姑不愛屠夫,但尼姑和尚是一家,于是做了和尚。” “師父收我入門,我才知道清規戒律不能愛尼姑于是要還俗,師父說我與佛有緣,不準我還俗。” “她聽了我的事,稀里糊涂被我真情感動,同我在一起生了個小尼姑出來。” 他笑呵呵地講述,臉上泛濫著幸福紅光。 大家一聽,雖覺離經叛道,倒也對不戒和尚有幾分佩服。 趙榮極為好奇,復問:“這與上華山有什么關系?” 大和尚哼了一聲:“我正要找華山派的岳不群算一筆賬。” “嗯??” 他跳得太快,眾人都不明白其間有何聯系。 趙榮大腦急轉,怎么也想不到此時的不戒與岳不群能有什么糾葛。 心下猜測‘不戒和尚恐怕是被人挑撥了’。 大和尚道:“這是一樁舊事,我老婆因為一場誤會離我父女而去。” “那日我在南陽析縣一處街道旁,正用小陶鼓逗我女兒歡笑。” “忽聽一女子夸我女兒好看,我抬頭瞧見一姿色不凡的美貌夫人,于是也夸道‘你也長得極美’。” “她忽然生氣,拔劍出來,問我懷中女嬰兒從何處偷來。” 他繼續道:“我便作解釋,說‘這是我女兒,你若不信,我還能再生一個出來’。” “又見她怒火更甚,罵我淫僧,叫我把女嬰兒放下,我便說起尼姑老婆的事,她聽不下去了,一劍朝我刺來。” “這女子卻不是我對手,被我打退。” “這時我老婆恰好將客棧內的行李收拾好,她誤以為我與那美貌女子有糾纏。我越解釋,她越生氣,當天晚上,她駕著輕功,離家出走了。” 眾人聽得入神。 不戒大師聊天的本事他們已經有所見識。 小曲問道:“大師,后來你找到老婆了嗎?” 不戒搖頭:“這些年我走遍天下,都尋她不到。” “自尼姑老婆離開后,我找她許久都沒找到,于是到處打聽那引起誤會的女子,想殺她泄憤。” “到了華山附近,我終于找到那個女子,但她卻帶著一個小小女娃,與我家琳兒一般可愛。” 不戒大師嘆了一口氣: “看到那女娃,我心中怨氣瞬間消了,想她當初也是好心,若我琳兒真落入歹人之手,她確實是在幫忙。” “又看了那女娃幾眼,心中想到我女兒,便默默下山去了。” 趙榮聞言,立時在心中算了一下時間。 那時恰好是在劍氣之爭后,華山夫婦正攜手闖蕩江湖,行俠仗義。 “大師,難道引得誤會的女子,竟是華山派的寧女俠?” 不戒和尚露出不爽之色,“正是她。” “真是奇怪,我夸她長得美,又不是什么壞話,偏要動劍。” 趙榮追問一句:“既已放下,怎又突然要上華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