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八章:竟不知劍神當面(8.604k)-《劍出衡山》


    第(1/3)頁

    五岳盟會時,趙榮見過少林俗家子弟,裝扮與之無異。

    見他們伴著一位受傷老僧,就更確定其身份。

    趙榮一人一騎,并不惹眼。

    可這些人戒備之心甚重。

    “小子,你是什么人?”

    中年漢子語氣不善,但趙榮并不與他計較,悠悠回應:

    “江湖廣大,行道之人?!?

    那人戒心不減:

    “就請你離我們遠一點?!?

    盤腿療傷、滿臉皺紋的老和尚聞言睜開雙目看了趙榮一眼。

    “阿彌陀佛,師侄不可無禮?!?

    他語氣虛弱,告罪一聲:“小施主恕罪,他們牽掛老衲,過于緊張了?!?

    趙榮正要順勢接話,遠處突然有快馬嘚嘚而來。

    來人穿著醬色長袍,背懸一劍,寬袍大袖,姿態瀟灑。

    但面上有一絲凝重。

    老和尚又閉上眼,來人不去打擾,徑直來到那些俗家弟子身邊。

    “譚兄,怎么樣?”之前那不太禮貌的俗家弟子問。

    醬袍人道:“辛兄、易兄,青石那邊恐怕不太平?!?

    “我朝本地江湖人打聽,前段日子賊匪在青石以東的招賢古渡那邊狠斗了一場,死了不少人?!?

    “這伙人若朝東,就到衢州。若是朝西,就在前面青石?!?

    “不妙?!?

    那姓辛的俗家弟子眉頭大皺,“咱們的信鴿才飛過去沒多久,大慈寺的救兵怕是還得十多天才能到?!?

    “師伯傷重,這一路咱們還是走慢一點等救兵的好。”

    另一位易姓俗家弟子問:“可有對頭消息?他們從云和北上,萬一與青石這邊的人是一伙的,咱們可就麻煩了?!?

    說話間,他微微瞥了老僧一眼。

    希望師伯開口說些“轉道、繞路”的話,或者干脆別去金華大慈寺了。

    直接朝少室山走肯定更安全。

    自向問天在袁州衡州邊界露面,連帶整個饒州也不再平靜。

    老和尚能聽到他們的話,卻還是閉眼打坐,沒有任何表示。

    趙榮打馬走在靠前位置,將他們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此地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邊商議一陣后,醬袍人與幾位俗家弟子一道找到了正德鏢局的總鏢頭朱宗豹,還有護衛長蒲慕寒。

    馬車上的貴婦人姓駱,是金華烏傷的望族,所以隨行帶著數十護衛。

    因為路上不太平,才又尋了鏢局來保人身鏢。

    蒲衛長聽了醬袍人的話,一時間眉頭大皺,趕到馬車旁詢問幾聲。

    那駱夫人道:“慢一些也無妨?!?

    “安全回到金華便好?!?

    少頃,他們尋到一個小村落歇腳。

    村民們對商隊、鏢局這些人并不排斥,往往還能順帶賣點地產山貨,在他們身上做點小生意。

    趙榮看到一名端莊貴婦人從紅色五鳳馬車上走下來,有兩個女護衛迎上去。與她一起下來的,還有一個小男孩,大概八九歲。

    非常奇怪的是.

    這小男孩四肢健全,睜著眼睛,卻像是什么都看不見,走到哪里都需要人牽著手。

    趙榮仔細盯了他幾眼,見他二目明亮,卻無神采。

    天氣寒涼。

    眾人尋來干草枯木,生起幾堆火。

    煮熱水、燒飯,順便暖暖身子。

    那婦人見趙榮孤單一人,笑著朝他招手,“小公子,來這邊。”

    護衛遞來一張軟墊,趙榮坐到火堆旁。

    他接過婦人遞來的一杯熱水,朝那小孩示意了一眼:“這是令公子?”

    她猜到趙榮在問什么,不由輕輕點頭,又撥動手中佛珠,口中念叨聲“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想來她誠心向佛,與這孩子有很大關聯。

    “我家禾兒有眼疾,這次我外出給他尋找名醫,可惜我積善不夠。”

    她聲音凄然,伸手摸了摸小孩的腦袋。

    那孩子乖得很,一動也不動。

    似乎是聽見趙榮的聲音,偏過頭來努力想去看說話人的樣子。

    可惜雙目無神,無法看到這五光十色的世界。

    趙榮本不該追問別人的傷心事,但他瞧著孩子的眼睛,內心始終疑惑,“令公子從小便是如此?”

    “他并非先天有疾,三歲時得了一場怪病,渾身滾燙,還是大慈寺的方覺大師與藥師聯手才保他一條性命?!?

    “自那之后,禾兒便再也看不見東西了?!?

    駱夫人的淚早已流空,此時說這些,只有滿臉愧疚哀傷。

    趙榮微微思忖:“興許是氣血所阻?!?

    婦人的面色稍有變化,她多看了趙榮幾眼:“大慈寺的高僧也是這么說的。”

    “行針走氣,可有試過?”

    聽眼前少年吐出這八字,婦人的面色又有變化。

    “小公子你懂藥理?”

    “我有武藝在身,熟悉一些穴竅運氣法門,觸類旁通知曉一些,但也談不上‘懂藥理’三字?!?

    婦人微微點頭。

    她又認真打量起眼前少年,隱隱感覺他有些不凡。

    不提難以捉摸的氣度,尋常江湖人走南闖北,風吹日曬,總是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瞧著少年握杯盞的手,勻稱修長,好似不沾陽春水的大家閨秀,哪有餐風宿水的痕跡。

    將這些奇怪發現融合在一起,又聯系起言談舉止,皆不是尋常江湖武人能有的。

    何況才這般年紀,隨口一句話便與大慈寺的高僧相合

    駱夫人是見過世面的。

    眼前這位盡管不是樵隱深山的高客,但也決計不凡。

    當下順著趙榮的話,說得更細致了一些。

    “大慈寺的方覺大師與公子說過同樣的話,他說行針走氣是治療禾兒眼疾的方法,大師為此特意學了針法,可惜.”

    “方覺大師自言功力不夠,遠遠做不到在不傷我兒的前提下岔穴引氣?!?

    趙榮聞言,用疑惑口吻“哦”了一聲。

    “難道無解?”

    駱夫人立刻搖頭:

    “方覺大師說,需一名懂醫道、懂針法,還得是天下難尋的絕頂高手,三者合一,才能有輔助他人岔穴引氣的能力?!?

    “我對那些內力法門不甚了解,但大師的話記得一字不差?!?

    “原來如此?!?

    “這三者合一之人,放眼天下也難找?!?

    趙榮念叨一聲,將杯中水一飲而盡。

    駱夫人微微皺眉,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杯子,杯壁傳來的滾燙感刺痛她的手指,使她馬上移開。

    她盯著少年手中的茶杯.

    那杯水是在她這杯之后倒上的,來自同一壺燒開的水,應該更燙才是。

    心下有股更加奇怪的感覺。

    方才她在馬車中念經,總是心神不寧。

    昨日那位要去大慈寺的少林大師渾身是傷,可見近來江湖險惡。

    聽到簾外的馬蹄聲,便掀開簾子瞧瞧,瞧見這少年獨行,擔心他被附近賊人所害,這才出聲將他叫住,融入隊伍。

    想著想著,她不再轉動手中佛珠,而是從袖中掏出一物遞給趙榮。

    這是一本古籍,上面寫著《金針賦》。

    趙榮翻了翻.

    “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進氣之訣、留氣之訣、抽添之訣”

    這竟是一部極為罕見、完整的行針要訣。

    “動而進之,催氣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

    趙榮微微吸了一口氣,轉而問道:“這是.”

    他沒有問完,駱夫人直接道:

    “我這次去弋陽尋徐友直醫師,他看了我兒的病。雖然懂醫道、針道,本身也有武藝,可是功力遠遠不夠。”

    “這位徐醫師是徐鳳的后人,他頗為遺憾,于是贈了這一抄本?!?

    “徐鳳.”

    趙榮想起來了,“豈不是解釋子午流注的針道大師?!?

    這位也是祖師級人物。

    他又翻開看了幾眼,書上寫著泉石老人,這是一位隱居西河的前輩,金針賦便是他所著。

    徐大師這么一編,趙榮竟感受到一絲行氣功訣的味道。

    “這位徐友直先生可說過什么?”

    駱夫人帶著一絲期盼:

    “徐醫師查過禾兒的病情,說他眼睛并沒有瞎,當年那場大病體熱氣燥,導致氣血沖穴,又隱隱觸及死穴,這才留下遺癥?!?

    “他又言:疏淤而眼明。”

    她幽幽一嘆:“我每一年都會出去探訪明醫,期望能尋到那個極難找尋的人?!?

    “千山萬水之后,我相信他一定是存在的?!?

    駱夫人說這話時,并沒有朝趙榮看。

    她并不認為,那樣的一個人會在眼前。

    孩子發出童音,安慰道:

    “娘親不要傷心,天黑黑的,但只要娘親在身邊,孩兒什么都不怕?!?

    “好孩子,”趙榮笑問,“伱叫什么名字?”

    “我叫駱禾?!?

    駱夫人解釋了一聲:“他隨我姓?!?

    趙榮聽著柴火發出的噼啪聲,又問:“駱禾最想看到什么?”

    本以為他會說“娘親”,再順勢寬慰他幾句。

    沒想到,小男孩笑了一下:“大白鵝?!?

    “我記得家中池塘那些大白鵝的樣子。”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夫人將他攬入懷中,柔聲道:“駱禾在生病之前,就盯著池塘的鵝看,所以對它們印象深刻?!?

    “他和我家祖先很像,非常喜歡大白鵝?!?

    趙榮微微一愣,露出一絲疑惑的光芒。

    駱夫人解惑道:“我祖籍金華烏傷,祖先便是四杰中的駱賓王?!?

    她話語清淡,趙榮先是一愣,又覺有趣。

    于是問道:“駱禾可有人傳授過武藝。”

    “沒有?!瘪樂蛉瞬幻靼姿麨槭裁催@樣問。

    趙榮微微皺眉。

    沒練過武就不可能有內力,如此一來就比較麻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