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瞧著眼前三個小娃娃,趙榮露出一絲笑意。 青黃相接,門派才能經久不衰。 沒傳授什么劍招劍法,只是勉勵幾句。 等他們夯實基礎有能力接觸高深劍術,屆時再指導不遲。 趙榮回山門這一日的熱鬧程度甚至超過年關,從衡山真傳到內門外門弟子哪個能不激動? 瀟湘劍神已名動四方。 以往衡山派靠的是五岳劍派的身份,如今拋開五岳聯盟也能叫人肅然起敬。 東方不敗天下第一但到底年紀不小。 雁城這位才什么年歲? 衡山眾門人引以為傲,小掌門回山自然大擺宴席慶祝,今日的拜山客都因此受益。 午宴時,趙榮與莫大師父、顧老先生、魯師叔一桌。 酒沒少喝,但算不上賓主盡歡,因為顧老先生已經不算賓客了,入了山門就是一家人 “阿榮,這次去臨安有何收獲?” 從衡山大殿返回琴軒的路上,莫大先生這才問道。 塑工老人的眼睛很是銳利:“小友渾身鋒芒閃露,引而不發,恐怕劍術又有大進?!? “算不上大進,只是小有所得?!? 瞧見徒兒似笑非笑,莫大先生心道不簡單,但以徒兒現在的劍法造詣還能怎樣“大進”? 這實在難猜。 不過他是師父,根本不用猜。 顧老先生也很好奇,莫大先生則直接說道: “既小有所得,那便出一劍給為師瞧瞧。” “是?!? 聽三人說話,落后幾步跟在后方的程明義、向大年,全子舉等人盡都抬頭望來。 年關圖個喜慶,從聽風臺到琴軒的長廊下披紅掛綠,張燈結彩,拖著一些紅綢彩帶。 趙榮笑應師父一聲后立時拔劍朝一飄動的彩帶斬去。 三尺秋水只從一條彩帶旁拂過,但是. 嘩啦啦~~ 突然長廊頂上懸下的整排燈籠全被一股勁氣撥地晃動! 須臾間那彩帶斷了一截被趙榮抬手接住,眾人瞧那燈籠,又看向收入劍鞘的寶劍。 還是小孩們天真無邪,見啥說啥。 “大師伯的劍沒有碰到那帶子,它是怎么斷的?” “是啊。” “我是不是眼花了?” 三個娃娃說完看向一旁的馮巧云。 “沒眼花,那是你大師伯的劍氣?!? 馮巧云沒多與他們解釋,因為這也不是她的理解范疇。 程明義、席木樞等人瞪大眼睛。 向大年拍了拍全子舉的肩膀,低聲道:“師弟你的想象力還是匱乏了,下次不要再編大師兄一劍捅殺狐妖,應當寫作劍氣橫飛斬了狐妖法體。” 全子舉愣愣地點頭。 顧老先生摸著白須搖頭:“老朽生平第一次瞧見有形劍氣,沒想到這等劍客癡心妄想的東西真實存在,看來我的劍法遠遠沒有達到上限?!? 他一雙老眼除了贊嘆還有羨慕,又對趙榮笑道: “小友每次出劍都要給老朽指一條明路,實在有趣?!? 莫大先生凝視了那彩帶幾秒,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這. 哪怕翻爛衡山典籍也休想找出祖師會什么劍氣! 劍勢不同路不好比較,但劍氣一眼就能甄別。 老祖師到底還是不如小祖師??! 不過作為劍神之師,莫大先生的定力絕非常人所能及。 關于如何培養劍神他老人家至少能寫一本書。 他欣然贊道:“有形劍氣天下難得一見,如今你能掌握實在叫我高興,為師天賦有限此生無緣觸及這一領域,但我相信這不是伱的極限。” “這劍氣能發出長?” 趙榮回應道:“三寸有余?!? 莫大點了點頭,語重心長道:“正所謂不可怙者天,不可畫者人。以你的天賦,這劍氣還是得多練呀。” “是。”趙榮忙應了一聲,覺得師父說得不錯。 顧老先生瞧了瞧趙榮,又看了莫大先生一眼。 有形劍氣實乃神技可當劍神二字,然而. 天下間竟有如此嚴師? 顧老先生心中疑惑,跟著又佩服起來。 是了,少年人心志不堅,有了大成就難免得意忘形。 若人人順其勢恐成脫韁野馬,莫大先生因材施教拿之有度,不愧是劍神之師。 瀟湘夜雨不僅是一曲悲歌,還是一場讓少年豪俠靜心沉淀的雨。 他心中連呼幾個妙字。 趙榮將手中的彩帶對折出一個三角,邊折邊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最后合攏收緊折出一朵彩色小花。 小師妹一臉高興地接過彩花。 趙榮又說起劍氣的事,這關乎寫意劍氣、無形琴音、幻劍劍勢. 將劍氣化有形的門檻實在太高。 不過,莫大先生與顧老先生也拿自己多年的武學經驗與他交流,三人倒是各有所得。 后面的弟子們則是聽得云里霧里。 塑工老人到衡山做客已有一段時日,莫大將他安排在自己院落旁邊的雅閣。 一個人彈曲,一個人雕木,兩位老人沒事還能喝茶聊劍,倒是極為投機。 見他們相處愉快,趙榮心中也甚是欣喜。 臨老有個朋友在身邊,總是比一個人孤孤單單要好許多。 莫大師父知他有事要忙,就揮手將他送走了。 瞧他們離開木雕雅閣,顧老先生笑道: “我這二十三年一直在木雕塑像,遠不及莫兄塑人塑劍。趙小友天才艷艷,卻也少不了莫兄這柄雕刀?!? 莫大先生聞言一笑,又搖頭輕嘆: “臨老能收這樣一個徒兒倒是我人生大幸,旁人說起我臉上有光,只是我能做能教的并不多,他有此成就還是靠自己。” …… 趙榮在藏劍閣前逗弄阿寶,擼熊片刻后就在亭內看全子舉給他的消息。 就像小師妹所說近來衡州府無甚么江湖大事。 “江城荊山刀館的消息也來了。” “青城弟子在年關前還留在城內,查探福威分局的次數愈發頻繁?!? 全子舉皺著眉頭:“像是準備動手了。” 趙榮嗯了一聲,把成寶銓他們的信翻看一遍。 又了解贛地青城弟子的動作,與江城那邊差不多。 這幾處青城弟子的動向他了如指掌,以點窺面得知青城派的大動作并不難。 青城松風觀一直以名門正派自居,雖然作惡多端,明面上卻也在抗衡魔教。 若只有一個余滄海此事好辦得很,趕在他前出手順便抓一個現行。 不過,似乎現在嵩山派也摻雜其中。 嵩山派盯著青城派看來是想做漁翁,但左冷禪此人不好揣測,比余矮子難對付許多。 趙榮拿著手中的消息在亭中踱步。 余滄海不足為慮,左冷禪卻不得不防。 “我得去福州一趟?!? 聽了這話全子舉很是吃驚:“師兄才回來一日,馬上就要走?” “嗯,就這幾天?!? 趙榮笑了笑:“若是福州無事那是最好,屆時我再回來?!? “師弟你順便安排一下,讓本門練劍陣與驚門十三劍的同門陸續到此?!? 既然趙榮已經決定,全子舉自然不會再勸。 于是照著趙榮的安排做事去了。 接連兩天,趙榮以金針賦配合寒氣為同門開眼增強眼力。 這法子針對不同門人效果截然不同。 若說對眼力擴增最強的還是駱禾,這娃娃六穴通暢又錯穴連貫,不提其他劍術,練這驚門十三劍一定如有神助。 趙榮又去澹真閣找到魯師叔。 十三代師長中金眼烏鴉還是頗為上進的,聽了趙榮的金針刺穴法魯師叔欣然答允。 去劉府找方師叔和劉師叔,兩位都沒有興趣開眼練什么劍法。 莫大師父本也不想折騰,但趙榮一直強調不費心力,這才讓他施手。 又花一天在聽風臺那邊指導門人劍法劍陣,他才算匆匆把事做完。 接下來三天,他一直在藏劍閣靜養。 將各方面狀態調整到極致,這才準備動身。 臨行前兩日,趙榮整天都待在趙家塢老家陪爺爺。 小曲也在,她知曉趙榮又要出門,心中很想跟著一起去。 可趙榮不主動提便曉得事情不簡單,于是也不開口。 正月初九。 小師妹騎著馬一路將他送到城北驛站。 “照顧好爺爺。” 趙榮囑咐一聲,曲非煙立刻點頭,又凝望著他:“榮哥,你一路小心?!? “我會當心。” 趙榮笑了一聲,輕輕催馬,透骨龍嘶吼一聲,興奮狂奔。 這次到福州接近兩千里,黃驃大馬終于能縱橫馳騁。 與小曲告別,趙榮轉過臉來,不由露出一絲慎重之色。 拿走辟邪劍譜不算難事,但把林家保住那就難了。 青城與嵩山派的人得不到劍譜,一定會盯著林家不放,滅人滿門這種惡事他們可都能做得出來。 得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才行。 趙榮一路走一路斟酌。 三天后,他行至贛江河畔,金灘古林附近,在泰和的一處村落住下。 當天晚上。 趙榮點著油燈,破舊的木桌上放著殘破袈裟,他一手撐平袈裟,一手執筆在上方寫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