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湘水雁城-《劍出衡山》
第(2/3)頁
有衡州府本地武人面帶驕傲之色,順勢說道:
“當初的魁首三大派沉寂凋零,魔教失了東方不敗盡顯頹勢。”
“衡山有當世三大妙諦,更有劍神威震天下,也有莫大先生江南四友等一眾高手,十四代弟子中七子七劍也能自當一面,劍神小師妹也天資不凡。”
“聽說劍神未來還會收幾位親傳弟子,學劍神劍術。”
他擲地有聲:“可以預見,這未來的天下第一大派,必然落在雁城!”
衡州府的江湖人與有榮焉。
當初他們行走江湖時,自稱來自南部武林,旁人便覺得沒甚奇異,實在是南部武林整體稀松的印象實在深刻。
這地域成見,真是讓諸多南部武林人內心不痛快。
如今一提來自瀟湘,或者說來自衡陽。
一眾江湖人立馬肅穆,當即就要來一句“那是劍神所在”。
這名號報出去,旁人就不敢小看。
因此
瀟湘一帶的江湖人,自都樂見衡山派強盛。
茶棚中附和之聲頗多。
武當少林雖有底蘊,可劍神顯然是中興之祖,數年之間衡山派便有如此大的變化,往后至少一甲子光陰,天下第一大派的盛況,已能窺一二。
眾人議論紛紛,言談歡笑。
忽然
堤岸邊喧鬧之聲大起,茶棚外腳步聲嘈雜,許多攜帶刀兵的武林人在朝堤岸奔跑。
“怎么回事?!”
隔壁酒肆有人跑了出去,茶棚中不少江湖人也站了起來張望。
這時聽見外間有人激動大喊:
“快看!”
“劍神回衡陽了!”
這一聲喊可把一干江湖人驚醒了。
當即茶棚中人紛紛散下銅板大喊結賬,一個個搶身出棚,撩開草簾,奪步江岸。
然而堰岸之上早已人頭攢動,目眺湘水。
夕陽西下,暑氣未散,目光穿過被江風拂舞的柳條,見遠處歸棹縱橫,又有一條龐大客船順湘水而下。
江面鳥飛魚躍,波光粼粼。
夕陽平鋪江上,更勝火紅,熏風漫天,又夾些許水氣。
尋常商客瞧個熱鬧,他們也不認識什么劍神,但見到江湖人一個個面露癡狂,激動瞭望,于是跟著人流朝江上看。
只見那艘大船船頭,屹立著一位青衣人。
熏風拂發,衣袂飄飄,容顏俊美,氣度絕非等閑。
他旁邊還有一名白發蒼蒼的負劍老者,正與青年交談,說著什么。
身后一眾佩戴長劍的門人,則是面含笑意。
岸邊的江湖人一見那道青衣人,立時瞪大雙目,已知來人是誰。
尤其是那些慕名而來,初次到雁城的人,更是心下驚喜,覺得撞到大運。
劍神在衡山派極少見客,能見一面,頗為不易。
此番歸劍神回到衡陽,更是意義非凡。
北東方南劍神,曾經的天下第一之爭已無懸念,這是劍神冠蓋武林之后的回歸。
單單這一幕,便叫諸多武人浮想聯翩。
船頭青影刻在心間,此生注定難忘。
江邊,衡山弟子整整來了一百人。
領頭之人是一老者,腰間負劍,手中執拐。
正是魯連榮。
當初人道衡山魯連榮多嘴多舌,說話難聽,故有金眼烏鴉這等難聽匪號。
現如今他是劍神師叔,聽說二人關系親近,旁人可不敢逞強再說他匪號。
當面得喊一聲魯前輩,金眼烏鴉也變成了金眼俠。
客船近岸時,一眾江湖人忽見船頭青影一閃。
眾人眼前一花,心中驚駭,不知何時這位劍神已至岸邊,和魯連榮站在了一起。
“大師兄~!”
衡山門人極為鎮定,在岸邊朗聲迎喊!
只這一聲,便讓瞧熱鬧的人渾身過電,咋舌不已。
衡山派的氣壯強盛,撲面而來。
趙榮朝同門含笑點頭,余光掃過四方江湖人,又往前半步靠近魯連榮。
“師叔怎么也在此地。”
魯連榮黃澄澄的眼睛凝在他身上,確認他安然無恙,這才露出稍顯‘兇惡’的笑容。
“大師哥寵溺得很,明明不合理,他也聽你安排。你說不要迎,他便不迎。”
“我卻覺得非迎不可。”
他聲音不大,除了周圍的衡山弟子,退在遠處的外人是聽不見的:
“我衡山劍神回歸,怎能小了排場?”
“偏偏伱也是個喜靜怕麻煩的性子,有些安排不妥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