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十五:點蒼之鷹(十五)-《劍出衡山》
第(2/3)頁
他在江湖上,在一眾武林人心中,那種感覺已難描述。
此時忽然在盤州草原的山峰石壁上看到他的刻字,眾人心情可想而知。
風寒竹儒雅的臉上,眼皮一直在跳:
“這字跡是新刻的”
“劍神.他才來過云貴之地不久。”
“也許沒多久之前,他就站在這里!”
一聯想到這些,他們的心中實難平靜。
簡彥曾道:“那些毀掉盤州遺刻的人,應當也看到了這五個字吧。”
韓萬通明白他的意思:“這些毀遺刻的人就算看到,恐怕也沒膽子將這五個字毀去。”
話罷,他們又沉浸在這五個字中。
想參悟劍神留字的深意。
又渴望從這些鋒芒畢露卻淳樸自然的刻字中,找尋一些靈感。
方才看到盤州遺刻被毀,他們雖有心理準備,可失望是免不了的。
可此時.
卻又被驚喜覆蓋。
趙玉彥與趙霏看到那五個熟悉又親切的刻字,也愣神良久,心中比他們還要吃驚。
原本盤州遺刻被毀,簡彥曾等人不會在此逗留。
現如今,他們已經挪不動腳步,在此觀摩劍神所留。
姑蘇姐弟告辭離去時,風門主他們送了一陣,又回到了石壁邊。
姐弟二人昨晚聽過三人的故事,不覺得奇怪。
從他們的武練之途來看,這五個字的意義實在深重。
趙霏與趙玉彥不曾稽留,當天離開商隊,騎馬出草原,直朝涼都去。
這一路上,他們也在討論刻字的事。
“姐姐.”
“那字跡可是新得很。”
趙玉彥小聲問道:“你覺得爹爹現在在什么地方?”
趙霏道:“也許就在這草原上。”
她又道:“也許就跟在我們身后。”
少年聞言縮了縮脖子,不由朝身后瞅了瞅。
旁邊的少女被他逗笑了:“你還真看呀。”
“就算爹爹真的跟在我們身后,他不想叫你察覺到,你怎么可能發現。”
“這倒也是.”
趙玉彥點了點頭,又小聲勸說:“姐姐,我們還是別去涼都了。若爹爹真在附近,他瞧見我們與趙姝比斗,一定會惹他不高興。”
“娘雖教導我們要有心氣,有志氣,但更要尊重師長。”
趙霏笑了笑:“你甭擔心。”
“爹爹若不高興,豈能叫我們跑到云貴之地。”
“這會兒他若真的在附近,也許正瞧樂呵呢,我們又不是與趙姝打生打死,到了會仙樓,說不定他就在某個地方看戲。”
趙玉彥看到那五個嶄新刻字,顯然思緒有變。
聽姐姐出姑蘇胡鬧也就罷了。
若是自家老爹當面,自然規矩許多。
他又想開口勸說.
趙霏出聲打斷:“先見到趙姝再說。”
趙玉彥聞言四下環顧,然后自言自語地說道:
“爹,是姐姐要尋趙姝,我可是一直很聽您的話。”
一旁的趙霏見他這個模樣,又被他氣笑了。
她一抬手,只聽一聲馬鞭響,趙玉彥身下的駿馬立時吃痛狂奔。
姐弟二人跑馬草原,一路翻越駝峰,下高坡。
終于又上了去涼都的官道.
滇黔交接,安順之西,磅礴的烏蒙山橫過。
涼都乃春秋牂牁,戰國夜郎。
涼都城南,有一城隍廟,道旁是一連排的銀杏樹。
今日來此上香祈福的人不少。
官道旁邊,一名腰間佩劍二十多歲的白衣女子,正與一名十歲出頭少年一道牽馬。
少年東張西望,瞧著城隍廟前甩槍弄棒的賣藝人。
在他眼中,這些賣藝人的武藝難免有些粗糙。
可他卻看得津津有味。
旁邊圍觀的路人在聽到“咚”一聲巨烈錘響,看到胸口碎大石這種驚人表演后,全都響起叫好之聲。
楊君采見到這般熱鬧,不由遠遠跟著笑了。
“走。”
聽到姐姐的聲音,他才回過神來,入了一家客棧,將馬交給店前伙計,直上二樓用飯。
涼都要比盤州城熱鬧,街道車水馬龍,客棧人也極多。
他們才坐定,四下一片喧闐,說什么的都有。
有些事情,哪怕他們不感興趣,不想打聽,也因為周遭的議論聲鉆入耳朵。
那些說話的江湖人,遠不止本地口音。
不少是最近趕來涼都的。
他們自然是奔著遺刻來的,所以一直討論與此相關之事。
因在白虎崖附近隱居,近來去盤州城的次數也不算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