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三十一:不老傳說(六)-《劍出衡山》
第(1/3)頁
招親擂臺上,黎家老人原本滿懷焦急。
可等那年輕人仰起頭,將他面容瞧個仔細后,頓時露出驚喜之色。
作為靠著衡山的下屬勢力,雁城中的一些關鍵人物,他怎能沒有心數?
老人奪步下了擂臺,又急忙朝身后招呼,瞬間跟來十多個練家子。
他們一齊迎了上去。
卻沒留意到,擂臺上的黎家小姐,也目不轉睛地盯看那年輕人。
“四師兄!”
黎家人上前拱手,朗聲招呼。
那位黎家老人堆滿笑容,叫面上的皺紋都擠在一起。
“四師兄大駕,老朽有失遠迎。”
老人的話音說不出地客氣,還有一股發自內心的敬意。
瀟湘之地教宗林立,哪個門派沒有四師兄?
但是
在瀟湘以“四師兄”相稱便讓武林人肅然起敬的,那就只能是衡山派的四大真傳了。
一些不知情的江湖人面露驚色。
他們瞬間朝那年輕人一瞅。
果然見其面孔溫善,眉心有一道清淺豎痕。
早年這位衡山真傳患有眼疾,后來得見劍神之后,才見光明。
這道豎痕,據說是劍神以劍氣所破。
所謂劍氣明目,眼開心明。
衡山四師兄的劍法也與這份非常經歷有關。
四大真傳名動江湖,南北武林人士各有耳聞,此時曉得確為其人,眾皆矚目。
駱禾看了一眼那名老劍客,又將目光移到黎家老人身上。
黎家老人非??蜌?,一說要通告家主,又請他過府敘話。
駱禾拱手道:
“不必麻煩,我只是恰好路過?!?
他才說完,那名從燕趙之地抱劍而來的老劍客面色平靜說道:
“我催馬相追,一路不歇,才趕上四師兄的腳程?!?
多數人尚未聽出異樣。
擂臺上的黎家小姐卻目色一亮。
她將目光放在了老劍客身上,又聽他操著燕趙大地的口音繼續道:
“在這松潭鎮尋了許久,終于瞧見了你的馬?!?
“本以為你也是來參加比武招親的,不愿壞了這份好事,便多等個幾日也無妨?!?
“可見你久不登擂,徒作看客,我心有所盼,難免焦急,只好打攪了?!?
老劍客的話是朝駱禾說的,之后又向擂臺上的黎家小姐抱拳致歉。
黎元瓊朝他大度一笑,渾不在意。
反倒是黎家老人聞聲色變。
他回頭看了自家小姐一眼,又看了看正盯著燕趙老劍客的四師兄。
稍一琢磨,忽然察覺貓膩。
人老成精,哪怕心中驚喜,卻也裝作絲毫沒聽懂的樣子。
本來不想惹人注意的駱禾,更不愿給老劍客繼續描下去的機會。
在散開的人流中,朝著老劍客靠近兩步。
“閣下尋我,所謂何事?”
“衡山四大真傳師承劍神,”提及劍神二字,老劍客神色肅然朝衡陽方向拱手,“據說四大真傳劍術各不相同,卻無一不是高絕之士?!?
“四師兄所專,可是破盡招法的破招之劍?”
談及劍術,駱禾神色平和:“慚愧,江湖虛傳,我遠達不到破盡招法的程度?!?
“去年年關時,師父考察劍法,言道前路遙遠,叫我多學多練?!?
周圍看客圍了好幾層,只有少數老實人信了這謙虛之言。
衡山四大真傳能名動江湖,僅靠劍神徒弟這一條是不夠的,四人皆有真憑實學。
“那便是破招之劍沒錯了.”
老劍客瞬間抓住重點。
眾人見他露出追憶之色:“在下祖傳雨落塵濺十三劍,此前三十余年苦修劍術不得其法,昔年衡山論劍時,劍神論道源流,不僅對我多加指點,還言道我家祖傳劍法的弊端,叫我觀雨落之勢,放開束縛?!?
“這二十多年來,我沉浸其中,苦心鉆研,終于有了一些領悟?!?
“可惜天賦有限,達不到劍神所言的境界?!?
“桓某人不敢忘記劍神恩德,更無厚顏再尋劍神指點,本意朽老燕趙,埋劍市井,然點蒼妙諦問劍劍神,消息散布武林?!?
“因劍心不死,至衡陽再求一觀?!?
“聽聞四師兄破盡招法,有劍神風采,在下二十年間正在招法上有所得,故而想領教真傳劍術?!?
老劍客話語懇切,讓一些尚武的江湖人動容,也明白了他的來意。
雖然沒有資格挑戰劍神。
但作為二十年前的問劍之人,尋劍神的徒弟切磋,考量聲名,也算不上以大欺小。
駱禾謙遜一笑:“閣下若想從我身上看到家師風采,恐怕要大失所望。”
“但尋我比劍,自當盡力領教閣下高招。”
周圍人聞聲,頓時大聲叫好。
桓青溪二十年前便有泰山派玉璣子水準,如今在宗派大興的情況下,他在燕趙一地的名頭也不算小。
喜歡熱鬧的人扯著嗓子四下一喊,黎家招親擂臺附近須臾間擠滿了人。
“駱師兄,桓先生,請!”
擂臺上,黎元瓊笑著開口,將擂臺讓了出來。
兩人在臺下對望一眼,而后飛身而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