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四十九:煙水茫茫(二)-《劍出衡山》
第(3/3)頁
這技法,世上再難找出第二人了。
“師父,我們在草原石壁刻字邊看到了一個字。”
東方小仙話罷,一旁個頭長高的楊君采接話道:“那是一個‘妙’字。”
“哦?”
清瘦人影還是背對著他們,沒有轉身。
他的話音聽似寡淡,卻有股幽深寧靜之味,似乎每一個字都有奇特韻調,深入聆聽之人的腦海中。
“妙在何處呀?”
東方小仙道:“自然是在說師父的天人化生。”
“欸,劍神還是那樣高趣,叫人難以琢磨。”
他雖“欸”了一聲,后面的話卻帶著笑音。
東方小仙知他老人家心情好,便問道:
“師父,您既然對劍神前輩頗有追思,怎么不去見上一面?”
東方小仙話罷,便聽到一聲輕笑。
“這世上既有高趣,又叫我佩服的人唯他一人。”
“聽說他喜見故人,由此可見,雖說容顏不老,少年心卻還是被時間打磨,這倒是一件叫人傷感的事。我第一次見他時,那是何等的少年英氣。”
他贊嘆一聲,又沉默片刻。
像是在追思過去。
“但是.”
“這江湖啊,人如潮退,有些故人,不一定非要見面挈闊才算交流。”
“草原上的刻字,你在城墻上刻字,便算我與他見過了。”
“這天下間,除了我與他,誰又能懂?”
他平靜的話中,難掩一股傲氣,卻又道:
“他說我死了,那我便是死了。”
“劍神是個有趣的人,我也該做個有趣的人。”
“細細一想,其中別有深意。”
“死者為陰,生者為陽,我與他刻字對話,暗合陰陽,乃是天人合一的道理,你再練幾十年,也許會有機會明白。”
東方小仙與楊君采聽罷,雖然應諾,心中卻不平靜。
天人合一,這等武學境界,不是他們此時能體會的。
周圍安靜下來,溪流聲像是更清晰了。
那清瘦人影忽然放下手中針線,幽幽看向南岳方向。
此時
他深邃而復雜眼神,注定是旁人無法看透的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