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真·游牧-《晚唐浮生》
第(1/3)頁
正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邵樹德躲到了神都苑西北角的山間,這里涼風習習,幽靜無比,正適合納涼避暑。
趙王世子邵修文已經(jīng)帶著新婚妻子辭別,返回伊麗。
邵樹德令太常寺、少府監(jiān)、軍器監(jiān)、司農(nóng)寺等機構(gòu),選調(diào)了一批能工巧匠,一起西行。
他們將在伊麗河谷生活三年之久,每個人都要帶徒弟,為其培養(yǎng)出一大批各行各業(yè)的工匠,進一步夯實趙國的根基。
除此之外,邵樹德還令掖庭挑選了一批精通才藝的罪人妻女,賞賜給趙王世子,連同數(shù)百駱駝的書籍,一起帶走。
只有他還在的時候,遠戍邊疆的子孫才能得到這樣的好處。能多給點,就多給點吧。
趙王世子走后,邵樹德又喚來了才旦。
才旦今年七歲,在洛陽皇宮之中學習了兩年,老實說時間還很短,真談不上什么良好的教育。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他可能還需要學習十年之久,待文武雙全之后,再行返回象雄。
但實際情況不允許這么做。鐵哥上躥下跳,已經(jīng)無法讓邵樹德放心,故一狠心,與沒廬氏做利益交換,把他給扣留在了洛陽,事實上廢掉了他象雄王的頭銜。
邵樹德注重子女教育,因此給才旦挑選了一位好老師:河南大儒種氏出身的種居安。
此人今年三十余歲,同光四年就考中了進士,現(xiàn)任起居舍人,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嚴格算起來,他算是種居爽的族弟、種昭儀的族叔。
他并非一個人,事實上還有十余位官員跟著一起上路,此時都在神都苑了。
邵樹德看著他們苦著一張臉的樣子,輕聲而笑。
他們都無法理解,一個吐蕃王孫,何須如此興師動眾?搞得像是邵氏藩王之藩一樣。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才七歲的吐蕃王孫,已經(jīng)被正式冊封為象雄王。原本的象雄王鐵哥,聽聞沉迷佛法,每日白天都去洛陽宜人坊內(nèi)新建的同光寺,向高僧大德學習,至夜方歸。他對世俗名利已經(jīng)無動于衷,勘破一切了,于是將王位讓給了息子才旦。
才旦只有七歲,尚無法親政。象雄政事,當由宰相沒廬磨一手操持,王傅種居安也有一些發(fā)言權(quán),但不會太多。
這個格局,讓理蕃院上下有些疑慮,不過邵樹德一意孤行,也只能隨他了。
文臣之外,北衙樞密院還挑了數(shù)名武師以及在全軍招募的五十名禁軍老卒,一同護送才旦返回象雄。如果再考慮到于闐僧兵的話,才旦的個人安危當無大的問題。
在注重血統(tǒng)的吐蕃,贊普個人安危能保證的話,一般而言也沒太大問題了。怕就怕被隔絕中外,那日子就真的難過了。
“象雄王之藩后,勤學之余,亦不能忘了苦練。”當著眾人的面,邵樹德也不好多說什么,輕輕嘆了口氣后,強笑道:“朕幼時也體弱多病,但堅持習練武藝,如此數(shù)年,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似乎好久沒生病了。”
眾人陪著笑了兩聲。不過也都理解,多鍛煉確實可以強身健體,象雄王又不缺吃喝,多練練總沒錯的。就是聽聞中原之人去了象雄后,諸多不適,才旦小小年紀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
“我…臣謹遵圣命。”才旦小聲應(yīng)道。
邵樹德松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