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晚唐浮生》
第(2/3)頁
“天下已經太平,往后也不會有戰爭煩擾?!鄙蹣涞赂吲d地說道:“看到此處,朕心愈定,快哉!”
走得也更安心了,他心中補充了一句。
******
接下來半個月,他又在太原附近巡視了一番。
西甲坊、古交城牧場、晉陽東市甚至東面的幾個縣,一一走遍。
所到之處,百姓的生活固然沒法與河南相比,但交談下來,發現比起十幾年前,大有改善。
他還順勢收了數百名精熟武藝的河東子弟,令銀鞍直擴充到了萬人左右,好好統戰了一番,這才于九月中旬啟程北上。
太原向北,便是陽曲縣、石嶺關等地。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邵樹德站在陽曲縣城頭時,仿佛看到了當年鐵林都屯駐于此,日夜操練的事情。
過石嶺關時,似乎又看到了鎮將康傳圭啟程南下,出任河東節度使,隨后又被亂兵所殺之事。
那一場場亂局、變局,回想起來直讓人唏噓不已。
向北進入忻代之時,邵樹德又想起了當年隨李侃北巡之事。
他已經記不清李侃是朝廷派過來的第幾任河東節度使了,反正這地方就一直沒消停過,竇瀚、曹翔、崔季康、康傳圭等節度使除了竇瀚跑路成功外,其余幾人全數死于非命。
李侃當時也危若累卵,故需北巡擊敗李國昌父子,站穩腳跟。
這一仗,也是邵樹德賺得第一桶金的戰斗。
陣斬叛將程懷信,隨后又鎮壓亂兵,這一樁樁功勞,最終換來了綏州刺史之職,真的不容易。
時隔四十年再來時,忻代二州卻是一副田園牧歌景象。
在李克用治政后期,蓋寓病逝之后,一直是李襲吉支撐著河東的內政。正是他勸說晉王放棄守不住的邢洺磁三州,遷移百姓入空曠荒蕪的忻代二州,然后嘔心瀝血,將其治理出來,才有了如今的盛景。
百姓有自家的房屋居住,雖然多時泥巴、樹枝或土坯建成的粗陋房屋。
百姓有自己的農田、果園,雖然開墾初期異常艱辛。
百姓有足夠的灌溉水渠,這是李襲吉征發役徒,引滹沱河之水而成。
唐代的代北水運院也得到了初步恢復,小小的船只航行在河面上,南來北往,運輸各類物資,極大方便了當地百姓。
進入大夏之后,草原秩序得到安定,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商人來往頻繁,地方經濟日漸繁榮,羊毛、牲畜、皮革、蜂蜜、紅糖、鹵堿在這條商路上反復出現,如同涓涓細流,日復一日地滋潤著二州諸縣。
到了如今,百姓們甚至開始出現改善住房的需求了。
邵樹德在滹沱河畔停留了許久。
似在感受秋日的盛景,又似在聆聽風中的往事。
在這里,他得到了與在太原時一樣的滿足。
百姓生活日漸向好,誰還吃飽了撐著去造反呢?
士紳在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誰還會滿腹怨言呢?
作為天下三大名鎮之一,河東的此時此刻,已經完全達到了他的期待。
他沒什么不滿意的。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