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零二章 后記·告哀使-《晚唐浮生》


    第(2/3)頁

    她記起了在靈前痛哭的河西黨項酋豪。

    她想起了自殘的韃靼貴人。

    她看到了自愿前往陸渾山守陵的女真氏族首領。

    這是夫君一生赫赫威名換來的結果,她與有榮焉。

    車隊繼續前進,一路上不斷有人匯合進來。從天空遠遠望去,如同百川歸海一般,更如同一個個部落、一塊塊土地,慢慢匯入大夏王朝的氣運之中。

    ******

    洛陽士民陸陸續續得到了圣人駕崩的消息。

    得到消息的當天,盧懷忠就住進了軍營之內。

    他的年歲與先帝差相仿佛,身體也不是很好了。之所以比圣人晚走,大概是平日里的生活比較自律,本人也相對注重養生罷了。

    當然,壽命之事也說不準。

    圣人不過二十來個嬪御,錢镠、馬殷之輩的妻妾,比圣人多得多。但他們至今身體康健,這就沒法說了。

    時也,命也。

    留守洛陽的軍士大概有三萬多人的樣子,其中不少還是從外州調過來的。

    甫一進營,盧懷忠就帶著人四處巡視。

    他現在也有好多疾病纏身,走起路來直冒虛汗。但他盡力調整了過來,不讓外人看出半分異樣。

    大限要到了,既然比先帝晚走,就站好最后一班崗,利用自己數十年戎馬生涯積累下來的威望,約束眾軍士,確保權力交接的敏感時刻,不出任何意外。

    其實也出不了什么意外,太子——呃,今上——有豐富的統率大軍及行軍打仗的經驗,有自己的軍事班底,有相當的威望。

    最關鍵的是,大夏最精銳的二十萬禁軍掌握在太子手中。

    這些部隊若在他處,可能還會讓人稍稍擔心一些,但既然都在新君身邊,那么就沒有造反的可能。他們只需護送新君入洛陽,就能舒舒服服領到一筆賞賜,何必鬧事作亂呢?

    局勢是相當穩固的,這一切得益于先帝的縝密布置。

    他太穩了,臨死前都這么穩。

    “河北有沒有人作亂?”盧懷忠一邊巡視軍營,一邊問道。

    “暫無消息。”跟在他身后的是南衙樞密承旨李昌遠,聞言立刻說道。

    盧懷忠稍稍有些意外。

    他本以為,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站出來造反的,畢竟圣人在位二十多年,對河北并不友好。這個人口稠密的地區,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半哄騙半強制地遷移到了全國各處,百姓怨聲載道,動亂不斷。

    難道被鎮壓了這么多年,刺頭全死光了?

    不!從常識來判斷,這是不可能的,也做不到。唯一的解釋,大概就是他們害怕了、絕望了吧。無數次的反抗,換來的只是不斷流淌著的鮮血,以及嚴酷的懲罰。尤其是魏博鎮,現存的百姓都不太愿意提及祖上的事情,生怕與魏博武夫扯上關系,被朝廷遷移到南方或西域,遭受無邊的苦難。

    沒想到啊,原本又臭又硬的魏博武夫,就像被打斷了脊梁骨一樣,再也直不起腰來了。

    魏博都不敢造次,“小兄弟”成德、滄景就更不行了,一貫特立獨行的幽州,更是比魏博還要乖巧,畢竟北都設在那里,先帝好歹在那住了些年頭,該收拾的都收拾完了,幽州諸縣本身又來了大量關北移民,本身沒有造反的基礎了,甚至可以說成了平叛基地。

    盧懷忠越想,越覺得先帝的本事確實不凡。做到這個地步,盡矣。

    同時也非常欣慰,最初的理想,終于能夠實現了。

    萬家燈火、田園牧歌,他們帶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