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有其師必有其徒-《異仙列傳》
第(1/3)頁
嚴熹想了一想,覺得果然是個法子。
他暗暗忖道:“拿云叟老師說,千余年來,他也只見過兩人能夠武入先天,一個是玄陰教的二代教主,如今已經不知所蹤,還有一個是太岳奇童孫游岳。”
“如今黃太和苦和尚也是這般人物,把苦和尚收入門下,說不定就是下一個孫游岳,至不濟也是個烹云,怎么都不虧!”
嚴熹有了兩個樣本,也琢磨出為何武入先天甚難。
一個是天資無雙,一個是須得有上品武藏,還一個是有名師指點。
黃太奴仆出身,極是低微,學了黃家的家傳武功,又親見老主人家破人亡,歷經人生大起大落,心性通透,又在幸王府中接觸了無數江湖武學,本身資質又是極佳,數十年苦功下來,得以武入先天,靠的是一個打磨。
沒有黃太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心性,同樣的天份和武學底子,絕無可能邁出如此珍貴的一步。
苦和尚是少禪寺出身,武藏不缺,還有苦玄和尚這樣,算是半個武入先天,又踏上劍俠之路的老師指點,天份更是出類拔萃,一半靠的是天份,一半靠的是機緣。
若沒有苦玄和尚這樣的老師,絕出不來苦和尚這樣的徒弟。
還有一點,拿云叟沒有說。
最上等的天賦的人物,早就被九大劍俠門派,佛家大宗,甚或左道旁門收羅,根本不需要走武入先天這樣艱苦卓絕的路數。
比如嚴熹,若是給他足夠的機緣,未必不能武入先天,但是他學了雪山派的劍術,外家功夫尚未大成,真氣已經煉入先天了。
嚴熹和烹云商議了幾句,卻見苦和尚放下了經卷,也湊了過來問道:“小僧自忖,武功大成之后,一身真氣收斂,凡俗武者絕看不出來。兩位一眼便能看出,小僧功力深淺,可是劍俠中人?”
嚴熹心道:“這個小和尚,有點眼力。”
亨云大喇喇的說道:“在下并非劍俠中人……”
“十余年前,已經晉升劍仙了,此時說起,倒也有些懷念,那種劍術粗糙,本事低微的日子。”
苦和尚聽烹云說,不是劍俠中人,臉上微微失望,聽得后半句,兩眼放光,撲在嚴熹腳下,說道:“小僧懇請仙人收錄!”
嚴熹和烹云,頓時被整不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