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假走的,真走的-《巔峰學霸》
第(1/3)頁
月球大開發徹底點燃了人們的熱情!
整整四年時間,關于月球基建,幾乎每個月都能爆出一波大新聞。
從第二基地選址確定,到華夏六礦跟華鐵資源集團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首先拿到了月球開礦資格,再到首次在月球上開礦,以及第一個提煉中心建成轟轟烈烈的月球大開發正式展開。
登月火箭跟飛船也從之前大概一個半月才發射一次,到之后的半個月就會發射一次。
不用質疑火箭跟飛船的生產周期問題。華夏的工業能力從來都是動態可調節的。
以前生產的慢,無非是缺少資金支持。
但現在是真給夠錢了!
月球大開發的五年規劃提出之后,大把的資金流向航天領域,于是新開廠房,新開生產線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技術都是現成的,而且在不斷優化。
生產用的各種機器也越來越先進,讓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火箭的組裝也越來越快。
根據新成立的華夏月球規劃總局對外發的公告。
預計半年后,每周將有兩艘登月飛船,來運輸貨物跟人。
連帶著現在去月球旅行已經不再是世界頂級富豪才能享受到的了。
價格已經降到了大概三千萬去一趟,而且隨著月球基地的不斷增加,可游玩的地方也更多了。
也讓無數有錢人趨之若鶩。
直接效果就是華夏的京城宇航員科學訓練中心不得不又在西郊拿了一塊地。
新建了一個專門針對去月球務工或者旅游那些人的訓練基地。
基地建成之后,一直都處于爆滿狀態。
托一堆自媒體自發宣傳的福,月球已經被渲染成一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
只要上去干個幾年馬上就能財富自由。但顯然就算想去月球務工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直接去的。
首先身體檢查要合格,其次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訓練,通過之后還要拿到一張只有兩年有效的允許通行證。
事實上,現在月球也的確需要有人上去工作。
雖然大部分的工作都有機器,但有些基礎性工作還是需要人去做。
比如那些機器的維護、檢修、保養工作。各種危險的二次排查,等等”
開出的工資也的確挺高,只不過暫時大都是內部派遣的。
總之,針對月球的新聞這幾年一直是華夏被炒得最熱的新聞。
尤其是月球上通了WIFI之后,月球上那些工作人員也開通了直播,每天發布些在月球上生活的日常,吸粉無數,賺足眼球。
對于許多人來說,真就是眼睜睜的看著月球一天變一個樣子。
無數人通過視頻一起見證了荒涼的月球上建起了一排排的廠房。
只不過跟地球上不一樣的是,這些廠房沒有那些高大的煙囪。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密封的回收利用中心跟固化儲存倉庫。
跟地球上不一樣,在月球上發展工業幾乎把回收再利用做到了極致。
根據新聞里的說法,月球基地的水資源、金屬材料、揮發性氣體的回收率達到了95%
以上。
至于那些實在沒有任何用處的廢料,都會堆積起來,壓縮固化后,直接射向外太空。
為此月球專門建設了一套電磁加速系統。
月球的逃逸速度很低,使用這種套電磁加速系統,把經過固化的廢料逐次加速到大概2400米每秒,再按照預定軌道發射到太陽系深空。
以避免這些帶有放射性或者高污染的廢棄物對月球環境造成破壞。
這些廢料最終會脫離地月系統,逐漸進入太陽軌道,并像行星一樣繞著太陽運轉,又或者墜入太陽的大氣層。
當然這些都是不知道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
總之月球大開發計劃鬧得沸沸揚揚,世人皆知。
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華夏開發月球的進程上。
倒是學術界這塊雖然也處于一個明顯的并噴期,各種學術論文發表速度如同新時代的高鐵一樣。
尤其是喬代數幾何領域。同樣在快速發展著。
倒是這一切的奠基者喬喻這邊完全沉寂了下來。
整整四年的時間,沒有一篇論文問世。也很少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各種高端的會議、論壇、訪談-就連華夏數學學會的年會,喬喻都沒有露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