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進化的智慧-《巔峰學霸》
第(1/3)頁
顯然,不管是陶軒之還是田言真,潛意識里都認為在邀請函里藏一道數學題這種事是養喻的手筆。
畢竟這道題出的很刁鉆很有喬喻的風格。
尤其是田言真,他當然是知道七月存在的。直到現在還經常跟七月交流。
但他還真不知道七月已經能夠獨立出這種難度的數學題目。
除開七月之外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不會出題。
甚至還能給出一套完成度極高的數學試卷?,F在已經開始論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佐命題老師來出重要考試的試卷。
一來能縮短重要考試的出題時間,還能縮減邀請命題老師的名額,更方便調配資源跟保密。
畢竟每年都要邀請數十位老師過上幾個月不能跟外界接觸的封閉生活,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但其他人工智能出題大都還是人類智慧的延伸。又或者說針對人類題庫內容的修改。
讓他們像七月這樣,將特定的答案融入到一道難題之中,而且還是極為抽象的喬代數幾何問題,田言真敢斷言,這絕對是除七月外任何人工智能都無法做到的。
之前還覺得七月暫時不堪大用。但得知這個消息,確實把田言真震驚到了。
哪怕現在七月還不懂如何創造,但能夠自行設計出如此精妙的數學題目,能做的事情就已經很多了。
或者說起碼在解決數學難題這塊必然已經超越了現有的諸多已經極為成熟的人工智能產品。
數學領域,會做難題的人不一定會出難題。但會出題的人做題肯定不含糊。
能夠出題的人往往對數學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候思考會更為全面跟靈活。
這大概也是每年華夏高考命題組的專家往往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個人的原因。
一時間田言真突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雖然他相信喬喻的研究肯定能成功,也對七月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這才過去多久?
滿打滿算七月從一段每天只會跟他插科打渾的小程序,到現在竟然能難住世界上一大票數學家,竟然只用了半年時間,這成長速度過于驚人了。
要知道按照喬喻的說法,七月的成長并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級提升的。
也就是前期積累階段會很慢。因為沒有調參系統,所有東西都需要靠七月的主程序去自行領悟、判斷所以成長路徑必然是厚積薄發的。而且前期的積累過程還不是堆數據庫就行了。
否則以現有的機器檢索跟匹配能力根本無法解決人工智能的長期記憶問題,
尤其是是在沒有參數庫的情況下。人工智能的記憶可不僅僅是對記憶的存儲跟查詢,
而是需要對信息的深度理解跟內化。
所以這只能說明七月在半年時間內不僅在基礎數學領域掌握了關鍵技術,還可能在算法、推理、優化等方面達到了極高水準。
如果未來真的還能越學越快,田言真甚至不太敢想,過個一兩年七月會成長到什么程度。
震驚之后,田言真很快就問出了這個問題。
「你的意思是七月用半年時間就掌握了從基礎數學到廣義模態公理以及喬代數幾何的全部知識內容?」
「嗯-應該是這樣的。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七月的學習進度。您知道的,它的數據庫從設計之初就是多層加密的。
陶軒之也專門給我寫了封信,討論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小時前看到這封信,才知道七月跟大家開了這么大個玩笑·
它出的題目我大概研究了一下,剛剛還跟它簡單討論了幾句。只能說七月的進步速度比我預想中要快。
這可能跟它的主體分布式布局有關。您也知道,谷歌啊、微軟啊、還有國內量子模擬計算聯盟的那些企業都太客氣了。
聽說我需要對新一代人工智能進行測試,都主動開放了他們掌控的算力提供支持。
現在的情況是七月不但能夠自主跟我們溝通,還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訪問很多的數據庫,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所以可能前期學習跟積累速度要比我之前預計的要快了那么一點點」
喬喻努力的解釋著,而且他覺得這個解釋很合理。
畢竟七月的學習跟運作規則跟以往所有的人工智能都不太一樣。
所以之前所有關于人工智能的經驗都不能套用到七月身上。
更何況現在支持七月學習的算力要比之前任何一家企業開發的人工智能要多得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