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造物主是因賽-《我就是神!》
第(2/3)頁
或者說是真理圣殿的第三代賢者費雯。
阿爾潘斯的前身曾經也是費雯的真理圣殿的學徒,那個時候費雯還沒有成為神話,她正帶領著自己向著吞噬世界的神話瓶中小人安霍福斯發起了長達數代人的決戰。
他們犧牲了無數人,最終才將那圣山之上的邪神擊落云端。
阿爾潘斯的眼神完全不一樣了。
看向血之初祖的眼神不再是對神明的崇拜,而是對于長者和真理的崇敬,是對高舉文明火炬之人的憧憬。
他這一次用的是真理圣殿學徒的禮儀,他在以學生的身份面前真理圣殿的賢者。
“好久不見。”
他抬起頭露出一個笑容,然后親切的喊出了對方的名字。
“費雯大人。”
血之初祖聽到這個名字,一瞬間張開了嘴巴,最后露出了一個不知道是哀傷還是歡喜的表情。
因為,她已經太久太久沒有聽到有人喊她這個名字了。
歷經無數年,在三葉人消亡了兩億年后,她終于再度有了同族。
血之初祖問對方:“你想要用哪個名字?”
“我是稱呼你為斯波·赫尼爾,還是叫你阿爾潘斯呢?”
對方想了一下說道:“我還是比較喜歡阿爾潘斯這個名字。”
血之初祖呆呆的看著他,好像早已明了,又好像充滿了遺憾。
她徹底明白。
很多事情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了。
“為什么放棄了斯波·赫尼爾這個名字呢?”
阿爾潘斯說:“因為過去的都已經過去,我不愿意成為別人的影子。”
他抬起頭,目光好像又回到了那片廣袤的大地之上,他的蘇因霍爾城邦。
“新的時代,新的自己。”
“還有。”
“新的未來。”
阿爾潘斯又問血之初祖:“費雯大人,您為什么沒有用費雯這個名字呢?”
血之初祖笑了,搖了搖頭。
“我忘了。”
“在我醒來的時候曾經有人在我的耳畔呼喚我,告訴我。”
“我的名字叫做費雯。”
“只是我也不確定。”
然而她這個時候看到了血肉王座后的那具雕像。
她突然站定,保持著這個扭頭的動作。
然后,她突然否決了剛剛說的話。
“不對,不是不確定。”
她注視著那具雕像的眼睛變得深邃:“而是我想要一個人親口告訴我,我就是費雯。”
“可惜……”
“她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或者說哪怕回來了,她也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她了。”
她滄桑的目光注視著阿爾潘斯,又說了一句。
“其實。”
“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依然還是曾經的那個自己了。”
“我是費雯嗎?”
“還是另一個自以為是費雯的存在?”
她朝著真理圣殿外走去,阿爾潘斯跟在她的身后。
“變了,一切都變了。”
“時代變了,三葉人變了,你們變了,就連我也變了。”
她踏出殿門,只余留下一聲嘆息。
“光陰啊!”
“真的是一種可怕的東西。”
-------------------
血之國中。
血之初祖帶著阿爾潘斯行走在這片國度之中,之前阿爾潘斯看這里的時候,只覺得這里充滿了古老和未知,覺得這里的每一棟建筑的背后都隱藏著無數的秘密和危險。
然而此刻阿爾潘斯再觀察這里的時候,就只剩下回憶和惆悵。
他們來到了古堡之中:“費雯大人。”
“這里是我們曾經學習的地方,所有真理圣殿的學生都在這里學習神術知識,接受圣徒意志的傳承。”
“我還曾經在這間屋子上過您的課,我甚至還記得您講述的是精神力的活化和操縱。”
他們來到了燈塔下,阿爾潘斯則看著燈塔。
“聽說這座燈塔上有著傳說之中第一代圣徒蒂托的骨書,賢者桑德安用圣徒的意志點亮了這座燈塔,召喚著所有向往光明的人奔赴這里。”
血之初祖突然想起了什么,不自覺的說出了一句話。
“追尋真理之人所在之處便是圣殿,高舉文明之光照亮希因賽之人即為賢者。”
這是她的老師藍恩所說的話。
緊接著,她問起了一個問題。
“希因賽呢?”
“它的開始和起源是什么?我想要知道更多關于希因賽的故事。”
阿爾潘斯點了點頭:“好的,費雯大人。”
“那就說一說希因賽的故事,我也是通過第一代圣徒蒂托的《智慧之王的贊歌》和《希因賽史詩》知道的。”
阿爾潘斯思索著自己腦海之中的記憶,一點點說了起來。
“我們是智慧之王萊德利基的后裔,萊德利基有著七個兒女,其中恩斯和布恩兩個因為欲圖弒殺他們的父親萊德利基智慧之王而遭受神罰,他們的后裔變成了魔淵之民一族。”
“智慧之王的小兒子耶賽爾王繼承了智慧王冠,成為了第二代智慧之王。”
“可惜耶賽爾王也最終也在一場和魔淵之民的戰爭中死去,死在了他兄長的后裔手中,自此智慧王冠丟失了,世上再也沒有了智慧之王。”
“其他四個萊德利基親子的血脈分別建立起了四個王國,開啟了王權血裔時代。”
阿爾潘斯一邊走著,一邊將希因賽的歷史娓娓道來。
“王權血裔家族之間廝殺混戰了一代又一代,高高在上統御著世界上的一切,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最終被赫尼爾王和第二代圣徒斯坦終結。”
“第一代真理賢者桑德安接引下了奇跡之光,開啟了真正的未來。”
“……”
“薩莫家族的后裔邪法師安霍福斯成為了哈魯的學生,也正是他讓神話和永生成為了現實,他制造出了第一個永生的神話知識之神,也可以稱之為瓶中小人安霍福斯。”
“第二代真理賢者藍恩,也是您的老師……”
“圣山之戰我們……”
“接下來就是神棄時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