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二十三章 陛下見了孔融千萬別哭,得展露天子威儀(5/5)-《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2/3)頁

    “陛下當真是刻苦啊。”郭嘉見到這一幕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自從袁術身死之后,劉協就受到了不小的刺激,開始加倍用功通讀各種書籍經典、兵法韜略,這幾天他送去的那些書全都讀完了。

    甚至還經常把他和賈詡給喊入宮來,向他們請教學問,了解當今天下局勢、聽他們分析各方諸侯的優勢和弱勢之處,還有彼此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背后支持的世家等等。

    簡直像換了個人。

    賈詡面帶欣喜的笑容:“這可是好事啊!多虧了袁術,讓陛下產生了危機感。”

    劉協這段時間以來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對此他心里是感到頗為高興和欣慰。

    天子越勤勉、越上進,就代表著潛力越大,跟著這樣的君主才有前途。

    當然,如果是盛世,那就恨不得天子是個廢物,臣子們好獨攬大權。

    就在兩人低聲交流之際,劉協也終于注意到了他們。

    “文和,奉孝,你們來了?”劉協抬起頭,臉上露出驚喜之色,“你們來得正好,朕剛好有問題想要請教。”

    兩人向劉協行禮之后,郭嘉說道:“陛下,請教之事稍后再論,臣有關于北海孔融的要事稟報。”

    “孔融?”劉協聞言眼神微微一凜,放下手中竹簡問道:“他不是去了許縣么?莫非他承認了那邊的偽帝?”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孔北海在許縣呆了三日,現已經從許縣離開,正在來冀州的路上,按照消息傳來的時間推算,最多再過幾日他便會抵達冀州。”

    劉協聞言,神色立馬變得凝重了起來。

    孔融的到來,對他而言可不是好事。

    “孔融見了那偽帝后,可曾對外說過什么?可曾表明過他的態度?”劉協不動聲色地問道。

    如果他和孔融見面,并沒有信心能夠瞞天過海,讓孔融不生疑竇。

    一旦孔融指認他是假的,那他將再無翻身的機會。

    所以他恨不得孔融在許縣直接承認漢獻帝的身份,并告知全天下。

    如此袁紹便會第一個不答應,屆時誰真誰假依舊還有的爭。

    有袁紹頂在前面,他便能渾水摸魚,慢慢發展壯大自己。

    郭嘉可不知道劉協的心思,頗為欣喜道:“陛下放心,孔北海到底是大漢忠臣,為人又剛正慎重,豈會輕易承認許縣天子的身份?

    根據袁紹麾下諜子的匯報,許縣天子希望孔北海為其證明,但遭到拒絕。孔北海直言要來鄴城面見陛下之后,再做決斷。”

    “除此之外,在許縣的這幾日孔融一直住在城外驛館,天黑之前必歸,不曾與任何人應酬。觀其為人,臣亦是佩服的緊。”

    聽完這番話,劉協心里越發感到沉重了。

    孔融越是如此,越是表明難以糊弄過去。

    而且對方已經去拜見過了正牌天子,想必向天子和其身邊的近臣們了解了許多情況。

    在知曉許多和天子有關的私密事后再來見他,他應對的難度無疑增大了許多,這次怕是真的要暴露了。

    眼珠子一轉,劉協心中有了主意。

    他黯然一嘆,神色無比悲戚:“看來楊公、伏公,以及朕的那些后妃,的確是被曹操脅迫,背叛朕了。

    否則孔融在見到偽帝之際,就會當眾揭穿曹操的真面目,讓天下人都知道是曹操假立天子!”

    無論如何,天子身份不能丟。

    這種情況下,只能把鍋扣在天子近臣和后妃的頭上了。

    是他們經不住曹操的脅迫背叛了朕!

    賈詡見劉協因親近之人背叛而憂傷,寬慰道:“陛下莫要心傷,他們礙于自身性命安危不敢公開和曹操撕破臉,但也有可能私下跟孔融說明了情況。”

    “畢竟要是當面與孔北海說的話,曹操一怒之下不僅連他們自身,就連孔融也要殺了滅口。”

    “臣以為孔北海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向天下人承認許縣天子的身份,是因為他知曉那只是曹操找來的偽帝。只是在曹操的地盤上不好明言,所以才匆匆趕來鄴城。”

    賈詡的猜測不無道理。

    但那只是站在他的角度有道理。

    站在劉協的角度,那就大錯特錯了。

    孔融壓根就不是明哲保身的人,他若看出天子身份,無論真假都會在第一時間宣布。

    他就是因為慎重起見,得兩個天子都見一面之后,才會做出決斷。

    “文和所言不無道理,但朕凡事都喜歡做最壞的打算。”

    “假如那個偽帝扮演朕扮演的很好,甚至成功騙過了孔融。你們說朕見了孔北海后,該如何讓他相信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劉協在郭嘉和賈詡面前可謂是從善如流,他自己沒主意,那就聽聽聰明人的意見。

    賈詡思慮片刻,說道:“陛下乃真龍天子,正常應對即可……不過有一件事萬不可做。”

    見賈詡吞吞吐吐,臉色也很古怪,劉協好奇的問道:“何事?”

    賈詡和一旁的郭嘉對視一眼,兩人異口同聲地道:“不可當廷嚎哭!”

    聞言,劉協一臉不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