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兩個天子,真假難辨,優勢卻在我。” 此時袁紹心中可謂是志得意滿,若曹操出現在他面前,他定然要指著曹操的鼻子大肆嘲笑! 劉協看著滿臉喜色的袁紹,說道:“明公,孔融在宮中請草民將他賜死。草民擔心他死在鄴城,會對明公不利,便免了他的死罪。” 袁紹贊許了一聲:“做的不錯。他死在哪都可以,就是不能死在冀州境內。只要出了冀州,他自殺謝罪也好,背負罵名茍活也罷,都與我無關。” 說罷,袁紹又交代了劉協幾句,便匆匆離去。 他要趕緊找沮授、田豐等人商議,如何借這個消息來打擊曹操。 …… 當天,孔融無法分辨天子真假這個消息,在袁紹的推動下以鄴城為中心,迅速向著九州各地傳播。 消息傳出,瞬間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太荒唐了!太荒謬了!” “孔文舉怎能說出如此荒唐之言!” “有道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天子只有一位,孔文舉如何能分辨不出?” “依我看,孔文舉定是怕得罪了曹操或者袁紹,所以才不敢鑒別天子真偽。” “虧他還是孔子二十世孫,怎能如此貪生怕死!” “之前被他的虛名蒙蔽,如今看來,孔文舉真乃小人也!” “連孔融都不能辨別天子真偽,那天下間還有誰能分辨?” “我一直都認為鄴城那位才是天子。” “俺也一樣,呂布都去鄴城進獻傳國玉璽和逆賊袁術,難道呂布還認不出天子嗎?” 半旬之后,各州郡全都嘩然。 孔融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遭受無數人的謾罵。 也有一小部分人相信孔融的人品,認為消息不實,要等孔融親自開口。 許縣。 曹操正在府上用膳,得到消息后頓時勃然大怒,直接把手中的飯給蓋在了案桌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辨別不出天子真偽,孔融豈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這一切定是袁紹的謊言!” “假的,都是假的!” 下方的荀攸幽幽的嘆了口氣:“主公,此時這個消息已經傳遍各州郡了。攸以為消息不似作假,孔融若沒有做出這樣的決斷,袁紹豈敢胡言亂語?那會讓他名聲掃地。” “可孔融當真如此決斷,不更是自毀名聲嗎!天子真偽,哪有那么難分辨!” 曹操怒不可遏的大聲咆哮:“袁本初,孔文舉,竟敢如此蒙騙天下人,兩個奸賊、逆賊、惡賊!” 曹操心中的憤怒簡直要把自己燃燒,他完全不理解孔融如此剛直不阿又對漢室忠心耿耿之人,怎么會做出這樣的決斷。 荀彧思慮片刻,說道:“孔文舉此人,絕不會受袁紹脅迫或收買。他做出如此決斷,怕是真的難以分辨出天子真偽。” “天子遷都許縣沒多久,袁紹便對外宣稱,天子落難,逃至鄴城。他既然找人冒充天子,又為何有如此底氣?呂布和劉備又為何會去鄴城進獻傳國玉璽?” “為何?”曹操十分暴躁的問道。 荀彧道:“主公不妨大膽猜測,假如鄴城那邊的偽帝與天子長相一致,甚至言行舉止都一模一樣。如此情況下,便能解釋袁紹為何底氣十足,不怕被揭穿。” “也能解釋為何呂布和劉備會去鄴城進獻傳國玉璽,更能解釋孔文舉這荒唐至極的決斷。” 荀彧的分析,讓曹操陷入了沉默當中。 在場之人都很了解孔融的為人。 當年他連董卓都敢指著鼻子罵,絕無可能受袁紹脅迫,更不可能被收買。 曹操紅著眼睛,用嘶啞的聲音說道:“孔融乃天下士人楷模,對他而言,寧死都不愿名聲受損。” “能讓他不惜名聲掃地也要做出那荒唐的決斷,便只能是文若所言,他的確分辨不出天子真偽。” “袁本初竟能找到與天子長相一致之人,上蒼為何如此眷顧他!” …… 皇宮,宣室。 郭嘉神色激動的向劉協稟報:“陛下,袁紹傳書給公孫瓚,想跟他釋和,公孫瓚沒有答復,反而增強守備。今天下午,袁紹已經決定親率大軍攻打幽州。” 劉協聞言,心中一動。 歷史上袁紹攻打公孫瓚,是在建安三年,如今是建安二年秋。 看來因為他的關系,時間提前了一年。 賈詡臉上同樣掛著笑容,“如今袁熙和袁尚的矛盾已完全激發,逢紀、審配與辛評、郭圖等人也勢同水火。再加上袁紹將離開鄴城,此乃天賜良機!” 劉協同樣激動,一左一右抓著郭嘉和賈詡的手。 “一切便拜托二位了!” 如此良機,以郭嘉和賈詡之能,定能將袁紹大本營攪的天翻地覆。 不說能挖到多少袁紹的墻角,至少也能讓袁紹內部不穩定的局勢徹底爆發,更方便劉協暗中擴大自身的勢力。 而且賈詡以子弒父的謀劃,也能提上日程。 劉協脫離桎梏的時期,已然不遠了。 僅有的存稿都在上架第一天上傳完了,之后所有的稿子都是現碼的,所以更新時間不穩定。 再給我一天時間,明天開始,就能定時更新。當天更新的稿子,都會一口氣在中午12點全部更新完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