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不商議出個對策來,心中始終惴惴不安。 坐在主位上的荀諶心中早有對策,卻沒有第一時間說出來,而是掃了眼惶恐不安的眾人,反問道: “眼下城內(nèi)謠言四起,傳言二公子殺弟囚父。諸位以為,孰真孰假?” 沮宗不假思索道:“我以為辛毗不會無的放矢,二公子殺弟囚父,十有八九為真。否則他為何挾持我大哥一家人搬去大將軍府?” 審配的侄子審榮附和道:“不錯,逢紀(jì)與我叔父向來支持大公子袁譚。逢紀(jì)又豈會成為三公子挾持大將軍的同黨?這壓根就說不過去!” “依我看,辛毗正是看出了這一點(diǎn),才會傳出那般消息。其目的絕不是單純的毀壞二公子的名聲。” 聽了兩人的分析,在家的世家大族代表人,全都點(diǎn)頭表示認(rèn)可。 袁熙所做的事情,只要有人挑開了,就很難瞞下去。 除非袁紹出面,公開為他澄清。 可問題就在于袁紹久久不露面,旁人想要登門求見也被袁熙以身體不佳為由推辭。 荀諶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道:“方才二位所言不無道理。諸位來我府上,無非是尋求一個心安。” “當(dāng)下局勢撲朔迷離,不到最后關(guān)頭,誰也不知真相究竟如何。” “我有一些淺見,說與諸位聽聽,是否采納,諸位可自行斟酌。” 在場眾人聞言,全都安靜了下來,一個個豎起耳朵做傾聽狀。 荀諶站起身來,背負(fù)雙手在堂前踱步。 “如今,擺在諸位面前,無非有三條路可走。” “其一,盡一切可能面見大將軍本人,倘若大將軍果真被囚禁,那便將大將軍解救出來。” “其二,投靠二公子。” “其三,尋求天子庇佑。” 各大世家的家主和族老聽到荀諶給出的三條建議,紛紛沉思了起來,在心中琢磨其中的利弊。 過了約莫一盞茶時間,沮宗開口說道:“解救大將軍,充滿危機(jī),一但被二公子發(fā)現(xiàn)端倪,我等的下場便如逢家、郭家和辛家一般,有被滅門的風(fēng)險。” “投靠二公子,就目前而言,沒有任何風(fēng)險,且能保住家族,不必如今日一般心驚膽戰(zhàn)。但恕我直言,二公子不似人主。” “我認(rèn)為,尋求天子的庇佑,或許是當(dāng)下最好的選擇。” 沮宗說完,一旁的審榮微微點(diǎn)頭,但眼中帶著一些憂慮,問道:“可說句大不敬的話,天子據(jù)說只是傀儡……能庇佑我等嗎?” 話音落下,甄氏的一位族老立馬駁斥:“此言大謬!驃騎將軍呂布對天子忠心耿耿,有數(shù)萬大軍駐扎在徐州和揚(yáng)州。誰敢不尊天子,必被驃騎將軍踏平。二公子并無名望也無兵馬,豈敢不尊天子?” 甄氏族老的話,得到眾人的一致認(rèn)可。 與呂布比其他,袁熙就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眾人又陷入了思考和權(quán)衡當(dāng)中,一邊想辦法解救袁紹脫困,一邊想尋求天子的庇佑。 亦或者二者同時進(jìn)行。 但卻無一人想著投靠袁熙。 沮宗對荀諶拱了拱手,說道:“不知友若可有辦法面見天子,替我等請求天子的庇佑?” 在眾人的注視下,荀諶說道:“明日一早,我便入宮求見天子,但我不知道天子是否會見我。” 在座之人,除了他之外,再無任何人有資格面見天子。 于是眾人又是說了一番好話。 如今鄴城封城,袁紹未能露面掌權(quán)之前,他們的希望只能放在天子身上。 荀諶觀察著眾人的態(tài)度,嘴角微微上揚(yáng),心中暗道:“冀州多個世家大族來投,不知這份禮物陛下是否會滿意?” 自從袁熙殺弟囚父的消息傳出來,荀諶就已經(jīng)開始盤算和分析。 袁紹只要不死,袁熙便永遠(yuǎn)無法掌權(quán)。 若袁紹死了,單純依靠袁熙的個人聲望,完全撐不起偌大的基業(yè)。 這次事變之后,無論結(jié)局如何,他都不看好袁紹父子兩。 相反只要天子能抓住機(jī)會,便能重新掌權(quán)。 而他,心中就有數(shù)種方式助天子龍騰九天。 袁紹已是冢中枯骨,他要做雪中送炭的從龍之臣。 還有9000字,我潤色修改完后一口氣上傳。大約23點(diǎn)左右。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