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龐德話還沒說完,一名士卒急匆匆進入營帳,向馬超稟報:“將軍,鄴城五百里加急圣旨!” 聽到五百里加急這幾個字眼眾將心中都是一凜,連馬超也將手上的酒樽放了下來,說道:“速速將人帶來!” 士卒轉身退下。 片刻后,背后插著兩桿飛龍黃旗的驛卒便走入了賬內,見到馬超后,直接展開圣旨宣讀旨意:“制詔御史:袁賊不臣,朕欲先定冀州,再發大軍討之。” “然戰局艱險,為防郭援率兵馳援,責令馬超繼續拖延郭援大軍!若使其離開并州,以瀆職論處!” 這份圣旨的措辭可謂嚴厲。 字里行間頭透露著一個意思——無論如何,都要將郭援的軍隊給咬在并州,不惜一切代價! 圣旨念完后,驛卒直接倒頭昏迷。 五百里加急比八百里加急要稍微好一些,不至于跑死人,但對身體而言也是極大的負荷。 在驛卒被帶下去休息后,賬內的部將們都議論開了,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不滿之色。 “咱們攻打并州又沒有懈怠,陛下這一而再、再而三的來旨意,這是懷疑咱們的能力還是不信任咱們啊?” “就是,剛剛還滅了郭援七百人,俘虜了兩千多大軍呢。” “看來咱們在陛下眼里終究還是反賊,一直都防著呢,生怕咱們出工不出力。” “早知如此還不如在涼州自在。” …… 眾多部將紛紛宣泄著心中不滿。 顯然對這份圣旨有很大意見。 就連馬超也沒有說話,他看著桌案上的那一封圣旨,臉色陰晴不定。 聽到圣旨內容,莫說是這些部將了,就連他的心里也是一片郁悶。 從一開始他對父親馬騰還有幾個兄弟去鄴城為質就很不舒服。 他們馬家雄踞涼州和關中一帶,兵馬雄厚,放眼天下也是強大無比的一方諸侯,便是巔峰時期的袁紹也要敬他們三分。 若非有個韓遂,都可以爭霸天下了,憑什么要去受一個勢弱的天子的氣? 何況這個天子還不知道真假,更不知是不是呂布的傀儡! 眼下圣旨之中更直接是命令的態度,說好聽點是旨意,說難聽點就像把他當狗使喚! “一個地盤沒我大,兵馬沒我多的天子而已……哼!” 馬超心中冷哼一聲,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而龐德聽到一眾部將的抱怨后,出聲呵斥道:“都閉嘴!陛下圣旨也是你們能議論的?” 說完后,他又繼續對馬超拱手道:“將軍,這份圣旨如此嚴厲,可見接下來陛下要有大動作了,謹慎些是沒錯的。” 馬超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本將軍省得,自會遵守旨意,好好拖延郭援,不需令明來提醒。” “誰讓吾父還有兩位弟弟都在鄴城呢,難道本將軍還能對他們不管不顧么?” “行了,都退下吧。” 說完這番話,馬超揮手令眾人各自退回休息,結束了這一場慶功酒宴。 …… 在并州戰況焦灼之際,幽州的情況也發生了改變,張燕雖然帶領黑山軍拼命阻攔袁紹的大軍撤離,但終究還是沒能攔得住。 一是因為黑山軍的精銳在之前大戰中已經損耗極多,有幾分戰斗力的成員都死傷慘重了,剩下的那些人都是烏合之眾,根本不會是袁紹大軍的對手。 第二點則是因為易城處于幽州邊境,袁紹大軍從易城撤退后很快就能回到河間郡,黑山軍無法越境和袁紹的大軍作戰,因為他們一旦失去的太行山脈這一退路,那就只能等死。 因而袁紹最終還是撤回了河間郡。 樂成縣,太守府。 “主公,天子已經下達旨意,稱主公有不臣之心,乃是悖逆天子的反賊,革除主公的大將軍、大司馬之職。” “除此之外凡是跟隨主公的官員、士卒,若不投降的話也統統視為反賊。眼下這道旨意已經在冀州各地造成了很大影響,不少百姓都在議論此事,就連軍中將士也有些騷動。” “情況……頗為不利。” 顏良將這段時間以來探聽到的消息一一匯報給袁紹,還專門用上了委婉一些的說辭。 情況何止是不利? 這道旨意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天子下達的圣旨,權威性自不用多說,光是“反賊”二字,就足以讓軍中士卒們躁動不安。 他們從軍就是為了混口飯吃而已,頂多賺取軍功、搏一搏富貴,結果忽然之間他們變成了反賊,要和朝廷對抗。 這上哪說理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