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袁紹陰沉著臉飲下一杯酒。 苦酒入喉心作痛。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古人誠不我欺。” “悔不該聽沮授之言,悔不該不聽沮授之言啊!” 袁紹深深嘆息。 他不該聽從沮授之言假立天子,他更不該不聽沮授的提醒,輕視劉協,只讓張郃、高覽這兩個降將帶領禁衛軍看守皇宮。 正如劉協所說,他太傲慢了。 他的傲慢讓他完全無視了劉協這個他眼中的流民。 “賈詡如今既在你麾下,那這么說來當初鄴城事變,袁熙弒弟囚父,都是你與他一手謀劃?” 袁紹神色落寞,再度問道。 今天他就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把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都弄清楚,以解心中之謎。 他之前以為是賈詡天生心黑,為了前程選擇蠱惑袁熙弒父,但現在他不這么想了,此事和劉協脫不開干系。 “賈詡和郭嘉,二人分別為袁熙、袁尚效力,挑撥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關系,致使他們兄弟相殘。” “朕本欲借袁熙之手殺了你,但袁熙心慈手軟,只是將你囚禁了起來。” “再后來袁熙囚父之事外泄,城防軍圍攻袁府,也是朕借禁衛軍助袁熙對付你,但本初不愧是本初,最終還是讓你逃了出去。” “那場事變是朕龍騰九霄的關鍵一戰,自那以后,朕終于不必受你鉗制,徹底恢復了自由。” 劉協侃將所有始末娓娓道來,同時感慨道:“本初,兩年,整整兩年!你可知朕受你鉗制那兩年是怎么過的嗎?” “朕不僅要日日擔心被你發現朕的謀劃,還得在你面前唯唯諾諾,虛與委蛇。” “自你離開鄴城后,朕終于不用提心吊膽,終于能夠睡一個安穩覺!” 袁紹越發沉默,眼神復雜。 他不得不承認劉協的隱忍和城府要遠超他的想象,換做他來,他是萬萬做不到如此地步的。 “既獲自由,你為何不走?” 袁紹眉頭緊緊皺起,“我離開鄴城,你不應該第一時間選擇投奔呂布么,為何要繼續留在鄴城?” “你難道就不怕我帶兵殺回來?” 劉協此時已經緩緩平復了悸動的心情,聞言平靜道:“為何要走?朕若走了,還怎么謀奪冀州?” “朕為天子,自然要以一統天下為己任。而沒有冀州,朕如何平定北方,如何蕩平不臣?” “至于你帶兵殺回來……你以為賈詡為何會去公孫瓚那里,公孫瓚又為何會出兵討伐你?” “這一切都是為了牽制你,給朕留下充足的時間啊,本初!” 又一個疑惑,得到了解答。 袁紹臉色已經變得格外陰沉且憤怒了,他當時就納悶,為何公孫瓚會如此不理智,這里面果然有貓膩! 又是這個賤民在背后謀劃! 他咬牙切齒道:“難怪公孫瓚能與我打那么長時間的仗,原來是你在后面支持!好,好得很!” 公孫瓚前前后后不知給他造成了多大麻煩,他一直都不解公孫瓚怎么有底氣和他打一場持久仗。 原來背后有著劉協的支持,有著甄氏支持。 到了如今,他心中對劉協已經沒有了任何輕視,只剩下深深的忌憚。 “我承認你的心機手段,但你的身份終究是假的!” “你區區一個偽帝,沒有我的支持,天下人誰會信服你?別提袁熙那個孽畜,他還代表不了袁氏!” 在袁紹看來,是他以自身和袁氏的聲名為劉協背書,才讓劉協的天子身份擁有可信度。 沒有他,誰還會相信這是真天子? 面對袁紹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劉協眼簾低垂,端著酒樽淡淡說道:“本初,時至今日,你還以為朕是……偽帝?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