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協低頭看著跪伏在地上的董忠,腦海中卻檢索不到他的信息。 董忠見劉協遲遲不說話,心中越加驚慌,小心翼翼的補充道: “陛下,家父董寵。” 劉協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董太后的侄子,董承和董重的兄弟。 “既是皇祖母的內侄,便平身罷。” 董忠如蒙大赦,連忙謝恩起身。 天子既然提到了董太后,那一切就好說了。 劉協看了眼董忠手上的印綬,道:“因何求見朕,手中所捧又是何物?” 董忠連忙雙手奉上所捧印綬,道:“陛下,草民特來向陛下獻城。草民聯合河間世家大族,殺了武遂、候井、弓高三縣的縣令。此乃三縣印綬。” “獻城?” 劉協心中一喜,武遂、候井、弓高三縣拿下,就意味著河間郡徹底收復,冀州全境都回歸漢土。 但很快,他的眉頭就微微皺起。 世家大族獻城,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河間郡,轄樂成、武遂、候井、弓高四縣,以樂成縣為治所。 他才攻下樂成沒多久,董家竟然就能將另外三城獻上,與之前崔琰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整個清河郡一般無二。 這其中意味著什么,簡直不言而喻,讓劉協感到不寒而栗。 但讓他深感無力的是,眼下大業未成,他只能依賴這些世家。 “陛下……” 沒能等到劉協的夸贊封賞,董忠心中惴惴不安。 劉協按下心中的情緒,臉上露出一絲哀傷,擺了擺手,感慨萬千道: “無礙,朕只想起了車騎將軍。” “當年朕能安全抵達鄴城,車騎將軍出了大力,只可惜他在押送偽帝前往鄴城之時不幸而亡?!? 董忠一聽劉協非但沒有把董承視作亂臣賊子,還承認了董承天大的功勞,頓時大驚,隨后心花怒放。 “董承這廝,如此大的功勞,為何連我都瞞著!我董家,要再度崛起了!” 董忠似乎看到潑天的富貴要砸到董家頭上,強行壓住不斷上揚的嘴角,艱難的露出感懷的神情,慷慨激昂的大聲說道: “陛下勿要傷感,族弟為陛下盡忠而亡,死得其所。只要能為陛下分憂,我董家上下雖九死而無悔!” 劉協看著董忠一副忠君愛國的模樣,也開始和他飆起了演技。 “朕乃太皇太后撫養長大,你既是太皇太后的侄子,按照輩分,朕應當稱呼你一聲娘舅?!? 董忠心中興奮地差點嚎叫出聲,表面上卻誠惶誠恐道:“草民惶恐!” 劉協又道:“董家獻城有功,待河間事畢,回鄴城論功行賞?!? 董忠再次拜倒在地:“謝陛下!” 劉協又與董忠寒暄了一番之后,便打發他退下。 待董忠轉身離開的一剎那,劉協原本帶著些許笑意的眼神,瞬間凌厲了起來。 “世家!” “朕費盡心思、傾盡一切才艱難攻下樂成縣,董家一個并不是很顯赫的家族,卻能聯合當地氏族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河間三縣?!? “他日若是朕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豈不是連鄴城、連皇宮都不安全?” 良久之后,劉協的臉色逐漸緩和下來,天下未定之前,世家不是他的敵人。 看著一旁三縣印綬,他的心情略微好轉,喃喃道:“掉包天子的功勞,之前想給楊彪和伏完。但他們終究知道此事并非自己所為,依舊存在風險?!? “如今把這個功勞安在董承身上,直接死無對證!只需董家隨意宣揚一番,世人便能知曉朕是如何逃到鄴城?!? “朕身份上的破綻,如今只剩下漢獻帝了?!? “平定北方之后,便要著手中原,滅曹賊,擒偽帝,拉開統一天下的序幕?!? 心中思忖一陣,劉協對外面的高覽喊道:“將袁紹帶進來。” 高覽領命而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將袁紹帶了進來。 劉協看著雙手被縛的袁紹,說道:“本初,考慮的如何?可愿替朕招降郭援、高干?” 袁紹揚起頭顱,冷哼一聲,道:“休想!” 劉協心中一陣嘆息。 這個結果他其實已經有所預料,歷史上官渡之戰失利,袁紹都能被活活氣死,更何況如今連丟冀州和青州,以袁紹的驕傲選擇不降也是正常。 “本初當知,你若不降,袁氏全族皆要被打為亂臣賊子?!? 劉協語氣森然,言語當中帶著赤裸裸的威脅。 袁紹不屑的看著劉協,“我袁氏四世三公,多年經營之下,門生故吏早已遍布天下。你難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誅我九族不成!” 劉協豁然起身,臉色十分難看的怒視袁紹,喝道:“你當朕不敢嗎?” 袁紹見狀,臉上露出譏諷之色,“色厲內荏罷了。你若真敢誅我九族,我倒是會敬你一分?!? 袁氏盤根錯節,若誅殺袁氏九族,士林勢必嘩然。 他壓根不信劉協有這個膽子! 看著有恃無恐的袁紹,劉協的眼神越發冰冷。 “本初,你會后悔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