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清河崔氏向來忠君體國,我崔琰此生之志,便是追隨陛下使大漢幽而復明,再造炎漢!陛下豈會對我崔氏下手?” “況且你既已知道陛下要殺雞儆猴,那就老實點別當下一只被殺的雞!” “荀諶為什么死?陛下為什么要殺荀諶?” “這是陛下對我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不要觸碰他的威嚴!” “袁紹不降,族誅;荀諶求情,人頭落地!” “兩個血淋淋例子擺在前面,你們難道還不知道陛下的決心嗎?這位陛下不會受任何人裹挾!別再把舊的那一套搬出來了!” “時代變了,諸位!” “你們到現在還看不清楚形勢,以為還可以跟以前一樣裹挾陛下嗎?” “裹挾天子的前提是陛下需要伱們!可現在陛下需要嗎?” “的確需要,可你們并非無可替代!” “袁氏作為大漢最為顯赫的世家,還不是倒在了陛下的鐵蹄和刀劍之下!” “與袁氏相比,你們又算得了什么!” 崔琰的語氣略顯高昂,不怪他生氣,實在是他擔憂這些人會把自己拖下水。 大堂當中,世家大族的代表都因為崔琰的這一番話而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他們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表情不斷變化。 但誰也沒有開口反駁,或者不知如何反駁。 崔琰見狀,神色稍稍舒緩,掃了眾人一眼后說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這次長了個教訓,從今以后都老實一點吧。” 荀諶的這次犧牲是值得的。 能認清楚天子的底線,對在場的世家大族來說也并非壞事。 至少他們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 只要呂布和甄氏不起異心,他們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皆可替代。 膽敢不從,那便是抄家滅族之禍! …… 皇宮,宣室。 賈詡雙手將一份密報呈到劉協面前,說道:“陛下,崔琰今日在家中舉辦宴會,不少冀州世家都派人前去參加了。” “這是他們談話的內容,請陛下過目。” 正在處理政務的劉協,放下手中朱筆,接過來掃了兩眼后,輕輕嗤笑一聲。 “崔琰倒是識相。” 說著,他將這份密報丟到了旁邊的爐火里,看著火光將其焚燒成灰,轉頭對賈詡說道: “讓你重組繡衣使,你沒有讓朕失望。” 幾個月前,他便下令賈詡重組繡衣使,如今已初具規模。 眼下鄴城全在他的掌控當中,并且慢慢向冀州輻射擴散出去。 這是屬于他的一股隱秘力量。 賈詡正色說道:“陛下過譽了,臣只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總算不負陛下所望。” 說是這么說,他心里卻松了口氣。 為了組建繡衣使,他可沒少花心思。 不過總算是有所成效。 劉協看見賈詡這副恭恭敬敬的模樣,不禁笑道:“怎么才幾日不見,文和看起來拘謹了許多?” 賈詡心中一凜,連忙說道:“陛下誤會了,臣只是昨日沒怎么睡好,所以稍有疲憊罷了。” 劉協笑了笑,也沒多言。 真實情況,他大致也能猜出來。 不知怎的,他忽然想起了前世魯老爺和閏土之間的見面——終究是隔了一層厚障壁。 隨著他掌權愈深、威嚴愈重,和臣子之間的距離必定會越來越遠,哪怕是這些他最信任的近臣也不例外。 他終究會變成孤家寡人。 “坐吧。” 揭過此事不談,劉協示意賈詡坐下后似乎很隨意的問道:“文和覺得朕誅了袁氏、殺了荀諶,對否?” “自然是英明之舉!”賈詡沒有半點遲疑,斬釘截鐵地回道:“臣和奉孝都很敬服陛下的果決,只不過……” 劉協問道:“只不過什么?” 賈詡低眉順眼地說道:“陛下一統天下之后,如若不打算重用世家,而是提拔平民草根。臣以為陛下應當多多揚名,施恩于天下,讓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是一位仁君賢君。” “比如陛下之前御駕親征時視察傷員,親自為將士包扎傷口,臣以為這就是很好的做法。” “不過這些,終究還是比不上讓底層百姓和士卒獲得實際上利益。” “當然,這只是臣的拙見而已,陛下聽聽便好,不用放在心上。” 劉協聽完,心中若有所思。 雖然賈詡說的比較委婉,不過他倒是聽出了賈詡是什么意思,就是讓他塑造形象、籠絡民心好抗衡世家。 “文和你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