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宣室當中。 賈詡和郭嘉針對如何讓世家大族們主動出血、安頓流民一事展開了討論,提出種種方法手段,但都不能讓劉協滿意。 沉思許久之后,劉協心中靈光一閃,說道:“朕有一計,可讓各大世家們自愿出資安置流民!” “陛下有何良策?” 聞言,郭嘉和賈詡頓時眼睛亮了,面露期待地看向劉協。 今日的天子,已非三年前的天子。 手段果決狠辣不談,往往都能說出一些驚人之語,想出一些他們想不到的計策。 而袁熙已經做好了夸的準備了。 不管天子說什么他都要叫好。 劉協微微一笑,問道:“奉孝,文和,顯奕,朕且問你們,世家大族最在乎什么?” 郭嘉、賈詡、袁熙三人聞言,根本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家大族最看重的莫過于利益。 為了利益,他們敢造反。 為了利益,他們也敢豁出一切拼一個從龍之功,比如甄氏就是如此。 劉協繼續問道:“那他們最看重的是什么?” “名聲。” 三人又是異口同聲。 個人需要好名聲,以作晉升之梯。 凡是名士沒有不在意聲名的,特別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子弟,更是愛惜羽毛至極。 例如袁紹,正是因為擁有極好的名聲,才會讓沮授、審配、田豐這些大才為他效死,才能讓天下許多人相信他擁立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 同樣的,世家大族也需要好名聲,才能使家族長盛不衰,否則不論你家族眼下再怎么繁榮,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名聲就是家族的底蘊之一。 家族的名聲一旦臭了,沒人愿意為你效力,離沒落也就不遠了。 所以之前得知袁術稱帝的消息,袁紹才會直接氣的昏了過去,因為那次事件對袁氏聲名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名和利向來是捆綁在一起的。 缺名必定少利。 沒有一個好名聲就不會有人為伱效力,家族利益便成了無根之水,延續不了多久。 “朕如今無法許給那些世家們什么利益,但朕可以用名聲來捆綁他們,令他們不得不出錢出力。” 劉協心中已有腹稿,開始給三人講述他的想法:“黑山軍抵達鄴城,約莫要半個月時間。” “這段時間內,朕將命人于城中各處張貼皇榜。” “只要向朝廷捐錢捐糧捐物,無論捐獻多寡、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朱紫公侯,皆記錄于皇榜之上,讓世人知曉他們的善舉和拳拳報國之心。” “等到半月之后黑山軍抵達鄴城,朕命工匠勒石立碑,根據皇榜上捐獻價值總和排序,前十者于碑上刻下姓名和家族,并將此碑立于正南門,供天下人參觀。” “位列善碑第一者,朕欽點為大漢首善!” 既然那些世家求名,那就給他們名,而且還是歌功頌德立碑的大善名! “好計謀!陛下英明!” 袁熙第一個奉上馬屁,臉色激動得一片潮紅——他這是發自內心的稱贊和高興! 袁氏先后經歷袁術和袁紹造反。 名聲已經一落千丈。 他作為袁氏唯一血脈,肩上壓著振興袁氏的重任,而振興袁氏的第一步,就是恢復名聲。 如今竟然有這樣一個可以向天子買名聲,而且還能流傳后世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及時了! “我前腳剛向陛下承諾,愿意獻出袁氏所有產業、土地、錢糧,結果陛下后腳就提出勒石立碑以表善舉。陛下分明是要將這大漢首善的名聲按在我頭上!” “陛下對我真是太好了!” 想到此處,袁熙的心中越發感動,猛地起身俯首叩拜:“陛下天恩浩蕩,臣感激涕零!” “愿以此身化作利劍,為陛下披荊斬棘!” 郭嘉和賈詡見此心中不禁一陣唏噓。 他們可以說是最為了解天子的人了。 袁熙捐出了全部家產,被族滅,還對天子感激涕零……陛下這帝王權術手段運用得越發高明了。 劉協和煦一笑,說道:“愛卿將所有族產都捐贈了出來,此等忠心可表日月,這大漢首善之名本就是你應得的。” “快快起來罷。” 袁熙千恩萬謝,這才起身。 賈詡笑瞇瞇的向他道賀:“陛下還是心系司空啊,善碑之上,司空和袁氏當居首位,這可是大好聲名。” 郭嘉也呵呵笑道:“司空定能因大漢首善而一舉扭轉袁氏的名聲,光耀袁氏的門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