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就體現出說話的水平了。 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落在群臣還有百姓的耳中,卻讓他們心中都感到暖洋洋的——這可是來自天子的關切??! “謝陛下!” 眾人紛紛站起身來。 劉協掃了一眼眾臣以及周圍的諸多百姓,說道:“今天是立善碑的大日子,不過在此之前,朕想講幾句話。” 此言一出,全場安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劉協身上。 只見劉協微微一嘆,緩緩開口道:“自董賊亂政以來,天下戰火不休,諸侯割據。致使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朕身為天子,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劉協說到這里表情也變得沉重了許多。 “此番朕赦免了幾十萬黃巾眾,朝野對此都頗有微詞,此事朕都知曉?!? “但在朕看來,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他們又豈會造反?若能好好活著,誰有愿意逃入危機四伏的太行山中?” “此非他們之罪也?!?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劉協的神色激昂,語氣也是鏗鏘有力,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振奮人心的力量。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們都是大漢子民,都是我們的同胞,朕有責任讓他們活下去。但如今朕剛剛平定袁賊叛亂,國庫空虛,朝廷無力安置?!? “不過值此危難之際,上至朝廷諸公,下至販夫走卒,皆踴躍捐獻錢財物資,只為了安置這些百姓?!? “你們,才是我大漢真正的英雄!” 周遭百姓們聞言,紛紛為之動容。 劉協身為天子,心懷百姓,連曾經造反的黃巾也一視同仁,甚至說出“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等話來,如此心胸氣度,簡直是堪比孝文皇帝那樣的圣君! 劉協深吸一口氣,笑著說道:“為了表彰功績,今日朕立善碑,對十五日以來捐獻最多之十人的名字鐫刻其上。” “受到萬世傳頌!” 劉協一邊說著,一邊走到那座被紅布給蓋著、足足有兩人多高的善碑前,然后親手將紅布拽了下來。 露出上面的一個個名字。 同時,跟隨在劉協身旁的宦官,開始從后到前、高聲念出這些名字捐以及他們所捐獻的物資數額。 “第十位,司馬氏,司馬懿,捐糧一萬石!” “第九位,荀氏,荀衍,捐糧一萬五千石!” “第八位,沮氏,沮宗,捐糧兩萬五千石,柴六千斤,布三千匹!” “第七位,審氏,審榮,捐糧兩萬七千石,柴五千斤,布三千匹!” “第六位,董氏,董忠,捐糧三萬石,柴一萬斤,肉食三千斤!” “第五位,伏氏,伏完,捐錢十五萬貫!” “第四位,崔氏,崔琰,捐糧兩萬石,羊一萬只,安置百姓兩萬!” “第三位,楊氏,楊彪,捐糧四萬石,一萬斤柴,一萬匹布!” “第二位,甄氏,甄毅,捐糧兩萬石,鹽五千斤,安置百姓四萬!” “第一位,袁氏,袁熙,捐獻袁氏全部族產——!” 宦官高聲念出所有名字。 周遭百姓們看著善碑上的那些名字、家族還有那數量驚人的捐獻,一個個都贊嘆不已。 “全都是大善人??!” “最少的都捐了一萬石糧,這些世家大族們看來也是有些擔當和良心的?!? “哼,與他們何干?若非陛下出面,他們豈會在乎我們的死活。” “不錯,我們要感謝陛下,都是陛下仁德赦免了咱們的罪行,又號召各大世家捐獻,咱們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大漢子民,而不用每日躲在深山老林當中!” “陛下真乃千古圣君!” …… 圍觀的百姓里有很多張燕帶來的黃巾流民。 他們先是聽到劉協之前那番話,又看見善碑上各大世家們的捐獻之后,一個個都非常激動,同時懊悔當初為何要參與黃巾之亂。 有的甚至是當場哭了出來。 天子沒有忘記他們,依然視他們為子民,而且還給了他們一條活路,讓他們能夠活下去。 這讓他們對天子心生無盡的愧疚。 不少流民們紛紛跪地叩拜,高呼天子圣明,對袁熙、楊彪這些人也是感恩戴德。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