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襄陽城,州牧府。 書房之中。 劉琦一臉慚愧地對劉表說道:“孩兒有負父親所望,未能將孔明先生請回來。” 雖然諸葛亮不愿意跟他回來并不算是他的錯,但他依然覺得是他做得不夠好。 “我已經(jīng)知道了。” 劉表對這個消息并不意外,他搖了搖頭說道:“你此番調(diào)動南陽郡的駐軍去搜尋諸葛亮,我一早就收到了呈報。” “動靜鬧得有點太大了。” 他這次讓劉琦隱秘行事,但劉琦調(diào)動駐軍搜尋諸葛亮,這么大的動靜不可能隱瞞得住的。 劉琦解釋道:“父親,當時我沿著孔明先生的車轍痕跡追尋,但官道上來往的馬車太多,痕跡分辨不清,我迫不得已之下才調(diào)動駐軍去搜尋。” “只是孩兒依然沒能留下孔明先生,他似乎一早就知道了我的來意,選擇拒絕了我。” 劉表聞言冷哼道:“定是龐德公和司馬徽提前將此事告訴了他,什么臥龍,只是在給他養(yǎng)望罷了。” 他之前聽龐德公如此盛贊諸葛亮,又是司馬徽弟子,就覺得此人肯定是個大才。 再加上他當時急切地想要尋求人才,所以才對諸葛亮格外重視。 但現(xiàn)在他倒是反應過來了,龐德公只是在借他給諸葛亮養(yǎng)望而已,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就算有才,又能有才到哪里去? 此番之所以拒絕他的招攬,恐怕也是擔心到了他的麾下后暴露出才學不夠的缺點。 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簡直是荒謬! “不,父親。” 劉琦聞言大搖其頭,認真說道:“孔明先生非同常人,他在與我告別之前,贈了我一句話。” “他說我此番為了尋他把動靜鬧得太大了,讓我小心一些。” 劉表聞言不由得面露吃驚之色,追問道:“他真是這么說的?” 劉琦點了點頭。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劉表心中也難免感到驚異,因為諸葛亮能這么提醒劉琦,說明他看穿了很多事情。 這絕非庸人能夠有的眼界和水平。 “臥龍么……” 劉表眼神閃爍,對龐德公的這份評價終于信了幾分,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大才。 只可惜,不能為他所用。 “除此之外孔明先生還說,晉國申生在國內(nèi)被處死,重耳流亡在外得以安全。” “但此言我不知何解。” 劉琦把另外半句話也說了出來,他能懂諸葛亮后面那半句,卻不懂前面這半句。 而劉表聽了后也是皺眉不語,沉思半晌后也想不通此言何意,只能作罷:“你先下去休息罷。” “荊州人才濟濟,即便沒有諸葛亮也有其他大才,我再慢慢挑選便是。” 沒能請到諸葛亮固然可惜,但偌大個荊楚之地還找不到比諸葛亮更出色的人才? 勿需在這上面繼續(xù)糾結(jié)下去。 他現(xiàn)在需要考慮的是怎么安撫麾下的謀士,因為他這一舉動必然會讓他們有不小的反應。 劉琦點頭稱是,躬身退下。 …… 蔡府。 作為現(xiàn)如今荊州最大的豪族世家,蔡府的氣派甚至要超過了州牧府,但并不會有人對此說什么。 因為蔡瑁乃是劉表的妻弟,又擔任軍師,州內(nèi)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會由他過問甚至決斷,這讓蔡氏穩(wěn)穩(wěn)坐著荊州世家之首的交椅。 夜色降臨,蔡府依然亮著燈光。 今日蔡瑁將蒯良、劉先、龐季幾人都請來了府上,此時正齊聚于書房之中。 “諸位都聽說了吧。” 蔡瑁掃了眾人一眼,臉色十分陰沉,開口道:“主公派遣劉琦去請司馬徽的弟子諸葛亮。” “此事做得可隱秘至極,要不是劉琦那蠢貨調(diào)動了南陽郡的駐軍,我們怕是會被瞞過去了!” 龐季嘆道:“不只是諸葛亮,在此之前主公還去拜訪了龐德公,想請他和司馬徽前來府上任職。” 蔡瑁聞言神色更加陰沉了。 蒯良、劉先也皺緊了眉頭。 招攬賢才不是什么大事,但劉表在他們擅自與劉璋聯(lián)盟后就去招攬新的人才,甚至還專門瞞著他們,這就不一樣了。 其中透露的信號十分危險。 因為這代表著劉表已經(jīng)不再信任他們,去找新的謀士,多半是想要將他們?nèi)〈? “我們上次做的的確有些過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