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農為國之本,吃飽肚子是天底下的第一要事,曲轅犁可以提高墾地的速度,從重要性來說甚至超過紡織機。 劉協(xié)的心情也很好,笑道:“朕打算將城外的那些流民百姓們都發(fā)動起來,讓他們去開墾良田、進行拓荒。” “如此既不浪費勞力,也能讓百姓們得以安定,眾卿以為如何?” 那些流民百姓們在冬季的時候的確是負擔,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熬過了冬季,他們就是珍貴的勞動力了。 若是讓他們都去開墾良田,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天災,今年的糧食產量肯定會翻倍增長。 “陛下英明!”司馬懿第一個開口,先是習慣性的拍了一記龍屁,隨后給出自己的建議:“臣以為可以無償給百姓們發(fā)放建安犁,同時對他們承諾,開墾出來的良田則盡歸個人所有。” “只要此策施行下去,不只是那些流民,便是普通百姓們也會積極參與墾荒?!? 司馬懿此舉,是為了最大程度地調動百姓們墾荒的積極性,畢竟對于百姓們來說田地就是一切。 墾出來的田都歸個人所有,可想而知百姓們得知此事后會有多么瘋狂和激動。 聽聞此言,諸葛亮似乎想說什么。 但猶豫再三后還是沒有開口。 劉協(xié)注意到了他的反應,便問道:“孔明對此怎么看?有什么話不妨直言,若是合適的建議朕自會采納,不必避諱?!? 他之所以要當眾討論起這件事,就是想給諸葛亮表現(xiàn)的機會,同時也想看看二十歲的諸葛亮相較于二十七歲出山的他,水平到底如何。 眾人再度將目光看向諸葛亮。 一介布衣,上來就能直接參與這種國之大事的討論,天子對此人的重視著實不一般啊。 “回稟陛下?!敝T葛亮如孔融一般禮儀十足的向劉協(xié)一禮,一板一眼的說道:“司馬御史的建議極好,只是草民以為尚有些不足之處?!? 司馬懿聞言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地看著他道:“不知閣下有何指教?” 他被諸葛亮的話挑起了好勝心。 因為他本來就是想在天子面前表現(xiàn),結果諸葛亮說他的建議有不足之處,他倒是要看看這個鄉(xiāng)野之人能有什么高論! “指教談不上,只是一些拙劣見解。”諸葛亮自謙了一句,說道:“免費發(fā)放建安犁、讓百姓開墾的良田盡歸私有,此舉固然會大大提高百姓們墾荒的積極性,但并非是最佳之策?!? “拙以為以租借的形式,讓百姓向朝廷借用建安犁與耕牛、種子;而償還的方式就是將他們開墾出來的良田收取一小部分作為官田?!? “這樣一來既能減少免費發(fā)放建安犁帶來的不必要損耗,也不會減少百姓們墾荒的積極性,同時讓百姓開墾出田地后能夠耕種、讓朝廷得到大量官田……” 諸葛亮侃侃而談,將心中的想法盡數(shù)道出,隨后向劉協(xié)躬身道:“草民拙見,讓陛下見笑了?!? 宣室之中,一片寂靜。 郭嘉、賈詡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驚異之色,對視一眼后,不約而同地在心里拔高了對于諸葛亮的評價。 此人的確不凡。 而司馬懿也很震驚,因為諸葛亮給出的建議比他提出來的要更加完善,而且更加高明! “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司馬懿盯著諸葛亮,牙關緊咬。 眼前這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家伙,才能居然不比他差。 “孔明所言極是。” 劉協(xié)聽完諸葛亮的建言,笑著稱贊。 心中最后一絲擔憂也消散了。 他本來擔心諸葛亮太年輕了還沒成長起來,但現(xiàn)在看來,他只能說丞相就是丞相,在處理內政這方面的確強悍。 如果內政評分總共一百分。 那諸葛亮絕對高達兩百! 而且目前諸葛亮只有二十歲而已,讓其提前六七年接觸政治和國家大事,說不定會成長得比歷史上更加恐怖。 想到此處,劉協(xié)心中十分期待。 等到高興過后,他對郭嘉說道:“就按照孔明提出的方略去施行,此事需要盡快為之?!? “臣領命?!? 郭嘉拱手應下。 劉協(xié)又看向諸葛亮,道:“孔明之才學,朕十分清楚。初到鄴城,便封為常侍郎罷,日后與仲達、奉孝、文和他們一同參詳政務。” 雖然劉協(xié)知道諸葛亮的才干有多強,但那是站在歷史旁觀者的角度上,其他人可不知道。 他現(xiàn)在是皇帝,如果隨便征召一個人過來就直接委以高官重任,別說朝中的大臣了,恐怕就連郭嘉、賈詡他們都會有意見。 飯得一口一口吃。 現(xiàn)在的諸葛亮還需要歷練和成長,所以他給予常侍郎的位置,無實權,卻可以參詳政務。 而且這種內朝的職位和外朝不同,天子可以隨便任命,無人能夠置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