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惶恐?期待?” 司馬懿的眉頭都擰成了“川”字。 他不解諸葛亮這話的意思。 諸葛亮緩緩嘆道:“我出身于瑯琊諸葛氏,父親官至泰山郡丞,不過到了我這一代,家中兄弟均未入仕途。” “父親去世后,我跟隨叔父去投了劉表,但沒過幾年叔父也去世了,我便拜了水鏡先生、龐公為師,開始隱居耕讀。” “我一直都希望進入朝堂,輔佐天子興旺漢室,但當這一切真的降臨在我身上時,我才知道這份責任之重。” “這些奏折——” 諸葛亮的手從桌案上的那些奏折上一一撫過,神色凝重地說道:“它們關系到大漢萬千百姓,我們朱筆在奏折上輕輕一鉤,或許就將影響到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有這份責任在身,我怎能不惶恐,又怎能不慎重?” 諸葛亮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并且抬頭看向司馬懿,語氣真摯地說道:“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陛下不以我卑鄙,不遠千里遣人請我入宮,托付重任。” “正是因為陛下給予我如此信任、如此厚望,我才不敢隨意為之,不敢負陛下所望。” “但和司馬御史比起來,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司馬御史為了國事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亮深感欽佩。” 聽完這一席話,司馬懿只覺得臉上發燙,因為他之所以熬夜處理政務,只是想獲得天子的恩寵罷了。 但卻被諸葛亮當成了盡職盡責。 “身為臣子的本分罷了。” 司馬懿輕咳一聲,故意神色淡漠地說道:“原來你……原來孔明是水鏡先生還有龐公的弟子,難怪會有此才干。” “那孔明說期待,又是何意?” 他是首次聽到諸葛亮的出身和來歷,沒想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龐德公以及水鏡先生的弟子。 司馬徽亦是他們司馬氏的族人,諸葛亮是他弟子,也就間接和他們司馬氏有一份香火情。 “期待,自然就是期待。” 諸葛亮微微一笑,年輕的面孔逐漸變得神采飛揚,“大丈夫生于世,當求以一身才學濟世安民、名垂青史!” “如今恰逢亂世、漢室衰微。” “但所幸天不絕我炎漢,降下陛下這等英明神武之主,又讓我有施展胸中抱負的機會。” “我很期待輔佐陛下平定這亂世、重整江山,再現我大漢榮光和繁華,鑄造盛世!” “這便是我心中所愿!” 司馬懿心中震動,他定定地看著坐在對面的諸葛亮,恍惚之間似乎看見其身后有一條盤臥著的蛟龍,正緩緩抬起頭顱。 臥龍出,而天下驚。 司馬懿挺直脊梁,眼神銳利,沉聲道:“我不會弱于你的,未來的三公、大漢名臣列傳,必將有我一席之地!” “而我司馬懿的名字也必會在你之上!” 燭光照射著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身影投在他們身后的墻壁上,如同龍虎對峙,宣室中也似乎隱隱有龍吟虎嘯之聲響起。 說完之后,司馬懿便放下毛筆,起身向著宣室外走去。 他不打算繼續再熬下去了,再熬下去真的要傷身了。 他忽然明白,他沒必要與諸葛亮爭這一時之長短,時間會證明一切! 陛下終究會知道,日后誰才是漢室頂梁柱! 但在離開宣室前,司馬懿忽然停下了腳步,扭頭說道:“不要叫我司馬御史了,叫我仲達即可。” 言罷,大步走出宣室。 而諸葛亮愣愣地坐在桌案后面,他看著司馬懿離去的背影,滿腦子都是問號。 他……在說些什么? 司馬懿剛剛那番話太莫名其妙了,好像把他當成了對手,但他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真是個奇怪的人。” 諸葛亮搖了搖頭,把目光收回來,繼續處理起桌案上的這些政務奏折,努力學習并積累經驗。 夜空之中,群星閃耀。 其中在紫微星旁,似乎有一顆星星逐漸明亮,大放光芒。 …… 在劉協的支持下,諸葛亮提出的拓荒政策很快就公布了出去,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所有百姓都沸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