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 袁熙臉上滿是震驚,他看著面前深深低頭叩首的袁紹,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袁紹這一舉動,讓他始料未及。 他怎么都沒有想到,袁紹居然會在這最后關頭選擇向天子認罪,并俯首低頭! 但當袁熙回過神來后,他非但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反而怒不可遏、震怒不已! “這個該死的老東西!” 袁熙盯著袁紹,心中涌現出強烈的恨意,有種想直接用手中的天子劍把他頭顱斬下來的沖動。 這時候認罪還有什么用? 袁氏全族都已經死光了! 但凡能夠早一些認罪,袁氏上下也不會落得一個被族滅的下場,也不會只剩下他一個血脈! 早干什么去了! 而此時此刻,劉協也不禁動容了。 袁紹的性格他是了解的。 可以說是驕傲到了極點。 同時也固執到了極點。 否則袁紹不可能在戰敗后被關了這么久都不肯認罪投降,甚至之前在宣室里仍然對他破口大罵。 但就是這樣一個生性驕傲的人,怎么會選擇打破這么長時間以來的堅持,在臨死之際向他低下高貴的頭顱、俯首認罪? 總而言之絕不會是因為怕死。 袁紹這種人是不可能怕死的。 就在劉協不解之際,袁紹又道:“罪臣挾持天子,行悖逆之事,有負陛下所望、更有負大漢國恩?!? “罪臣自知罪孽深重,罪無可赦,如今唯有以死向陛下以及戰死的大漢將士們謝罪!” “吾兒袁熙忠良秉節,未與我同流合污,是我袁氏之幸;我雖為父,卻遜子遠矣。” “今日由吾兒行刑,吾心甚慰?!? “但愿能吾之熱血能警醒我袁氏后世子孫以及天下人,勿要效仿吾之所行,做悖逆之事。”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家風不正,當以國法正之!世人當以吾兒袁熙為標榜,凡悖逆之徒,便是父母兄弟也當手刃!不可包庇縱容、同流合污!” “罪臣,謝陛下賜死!” 袁紹嘶啞蒼老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清晰地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畔,如同重錘砸在他們的心上。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 家風不正,則以國法正之! 這番話當真是振聾發聵! 而聽到這一番話后,劉協也終于明白了袁紹的打算,又為什么會在這最后關頭認罪。 并非是求活,而是求死! 袁紹以身入局,在這本就是必死的局面中,生生為為袁熙謀得了一份大好的聲名! 子弒父,這種事情雖然不是前所未有,但終歸極少。如現在這般在無數百姓面前公開弒父更是聞所未聞。 即便有著一份大義滅親的名頭在前,但袁熙事后終究難免會背負上一份罵名,假若袁紹在臨死之前再罵上幾句的話這罵名肯定會更重。 但袁紹如今甘愿認罪領死,還高度贊揚了袁熙的這種行為,并且說出了以自己之死為后世人樹立榜樣這種話。 那袁熙弒父就將成為一個典型! 他不但不會遭到任何罵名,反而會得到極大的美名,更會成為后世傳唱的榜樣。 而且這是一個高明的陽謀。 哪怕劉協知道袁紹所想,但他依然會順著袁紹的想法去做,大力推崇并贊揚這種行為。 因為這能讓王朝的皇權更加穩固。 他對袁熙的封賞越重、待袁氏越好,那造反之人對兄弟父子的猜疑就會更重,不會再因為血緣關系而親密無間。 “袁本初,好一個袁本初!” “是朕小覷了你。” 在這一瞬,劉協看向袁紹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深深的佩服和敬意,袁紹在滿盤皆輸的情況下,居然還能為袁氏正名,為袁氏謀來了再度輝煌的種子。 這讓他心服口服。 凝視了袁紹片刻后,劉協嘆道:“卿本忠臣,奈何做賊……司空,行刑罷。” 袁熙聞言渾身一顫。 目光投向了袁紹。 聽完剛剛那番話,他便是再蠢也明白其中的意義了,袁紹這是在用命給他鋪路! 尤其是那一句“我雖為父,卻遜子遠矣”,更讓他心中感到百味雜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