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聲之人,自然便是諸葛亮。 “陛下,臣在軍陣上有些造詣,對奇門遁甲頗有研究,愿與子龍將軍同往官渡相助溫公。” 戰(zhàn)場上許多軍陣講究變化,奇門遁甲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諸葛亮很清楚,他一個鄉(xiāng)野之人,被天子破格提拔成為天子常侍,本來就有不少大臣對此頗有微詞。 后來接管拓荒一事,因為利益的分配又得罪了一批人,所以他現(xiàn)在需要功勞來立身。 否則天子也無法一直重用于他。 雖然他未曾參與過行軍打仗,但也熟讀兵法,這次破陣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展現(xiàn)自身能力的好機(jī)會。 “諸葛常侍,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崔琰看向諸葛亮,皺眉道:“官渡之戰(zhàn)事關(guān)重大,并非兒戲,若是諸葛常侍去了后卻又無法破陣,再譴人前去又要耗費許多時間。” “這一來一回,戰(zhàn)機(jī)就要貽誤。” 說著,崔琰對劉協(xié)請命道:“陛下,臣以為讓諸葛常侍前去不妥,臣愿親身前往官渡,助溫公破陣。” 崔琰說完后,楊彪也道:“陛下,犬子自幼熟讀兵書,對排兵布陣頗有研究,臣為犬子請命往前線助戰(zhàn)!” 在楊彪身后,楊修一臉愕然地看向自家老爹。 怎么突然把他給推出去了? “陛下!” 反應(yīng)過來后,楊修急急忙忙道:“家父言過其實了,臣在兵法韜略上只是略通皮毛,不足以擔(dān)當(dāng)此任。” 他一邊說一邊給楊彪使眼色。 楊彪眉頭緊皺,不解其意。 但還是沒有繼續(xù)開口說話。 而面對崔琰的質(zhì)疑,諸葛亮神色平靜地道:“陛下,臣愿立軍令狀,若不能破陣,請斬臣頭!” 語氣雖然平淡,但格外堅定。 崔琰心中略有些不悅,他沒想到諸葛亮居然如此有魄力,敢直接立軍令狀來和他爭這次助陣的機(jī)會。 這倒是讓他有些不敢跟了。 曹軍擺出的戰(zhàn)陣讓勇猛無雙的呂布、謀略非凡的司馬懿都沒辦法破陣,說明這陣法很不一般。 他雖然有些自信,但也沒自信到絕對能破陣的地步。 殿內(nèi)其他大臣們也紛紛側(cè)目。 一個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毛頭小子竟敢立下軍令狀,這到底是狂妄自大,還是有真本事? “那孔明便與子龍一同前往官渡罷。” 劉協(xié)微微頷首,順其自然地將這一任務(wù)交給了諸葛亮,并不擔(dān)心會出什么問題。 諸葛亮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而且他的本意也是讓諸葛亮去拿下這份戰(zhàn)功,在朝堂中嶄露頭角。 況且曹仁擺下的軍陣,他不用想就知道是八門金鎖陣。 否則焉能阻擋呂布? 而這,正好撞到了諸葛亮最擅長的地方。 “臣領(lǐng)旨。” 諸葛亮俯首躬身,在群臣的注視下回到自己的桌案前,神色依然如常。 這一份氣度,倒是讓不少人都暗暗點頭。 不管諸葛亮最后能不能破陣,但這份魄力值得欽佩。 很快,朝會結(jié)束。 世家參與拓荒牟利之事,無論是劉協(xié)還是臣子們,都很默契的沒有提。 皇宮外面,楊彪看著他身后的楊修,忍不住埋怨:“剛剛在朝堂上你我為你請命,你為何要拒絕?” “西路軍有呂布、有司馬懿這二人在,陛下又增派趙云這一猛將前去馳援,伱若是得了授命前去助陣,豈不是白撿這份破陣之功?” “現(xiàn)在倒好,功勞被那諸葛亮白白得去了,你看看人家多有魄力,敢直接立軍令狀。” 他很不滿楊修在朝堂上的退縮行徑。 呂布、司馬懿或許破不了陣,那再加上一個沖陣無雙的趙云,怎么可能還無法擊潰敵軍? 這可是大好的立功之機(jī)! 面對父親的訓(xùn)斥,楊修嘆道:“父親你真是太高看我了,這份功勞哪兒是那么容易得的。” “曹操放棄了兗州,集中兵馬鎮(zhèn)守官渡,并且將嫡系大將全都部署在此。曹仁他有一手八門金鎖陣,厲害的緊,若我猜的不錯,這次阻攔住西路軍的就是此陣。” “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樂進(jìn)等人坐鎮(zhèn)八門,此陣豈能小覷?” “更何況,此陣我壓根不會破。” 楊修之前為曹操效力過,對曹操麾下各大武將也有一定了解,所以他深知這八門金鎖陣的厲害。 自身沒有把握,怎會迎難而上? 楊彪眉頭皺得更深了,“那你方才在朝堂上為何不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