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放眼軍中眾將,能夠壓趙云一頭的也只有他和黃忠而已;而且趙云如今尚且年輕,隨著戰(zhàn)斗經(jīng)驗不斷積累,未來還會更強(qiáng)。 和趙云敘完之后,呂布望向一旁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問道:“你就是諸葛孔明?” 對于諸葛亮,呂布并不陌生。 年紀(jì)輕輕就受到天子欽點(diǎn),直入中樞參與政務(wù)并且委以重任,最近一段時間可謂是風(fēng)頭無兩。 陛下派此人前來作甚? 趙云聞言道:“溫公,孔明先生是前來破曹仁軍陣的,先生為此特地向陛下立了軍令狀。” 諸葛亮向呂布微微躬身一禮。 “軍令狀?” 呂布挑了挑眉頭,上下打量了諸葛亮一眼,心中頗有些不以為意,“破陣有本將軍和子龍便足夠了,無需什么破陣之法。” 司馬懿研究了十幾天都想不到破陣之策,他不覺得眼前這比司馬懿還年輕的毛頭小子能破了敵陣。 而且他也不需要什么破陣之法。 他之所以無法破陣,只是因為己身被曹軍的大將牽制住了,而今有趙云幫他分擔(dān)壓力,他還怕什么? 這小子怕不是來撈功勞的吧。 想到這里,呂布對諸葛亮更加不屑了,轉(zhuǎn)而熱情地對趙云說道:“子龍你一路辛苦,我可要好好招待你。” “走走走,喝酒去!” 言罷也不等趙云拒絕,就強(qiáng)行拉著他離開大堂,將諸葛亮給晾在一邊。 諸葛亮見此不以為意,神色始終平靜。 他清楚沒有功勞傍身,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不足以讓人信服,尤其是呂布這樣的武將,最看重的就是戰(zhàn)功。 沒有功績,即便他再受天子重視,呂布最多只會看在天子的顏面上步排斥他,但心里卻是看不起的。 輕輕搖了搖羽扇,諸葛亮看向一道熟悉的身影。 拱手行禮道:“仲達(dá)兄,別來無恙乎?” 感受到諸葛亮言語之間的熱情,司馬懿嘆了口氣,回禮道:“不太好,我始終想不出破曹仁軍陣的法子。” “陛下派你過來……是因為對我失望了嗎?” 天子的態(tài)度才是他最關(guān)心的。 諸葛亮搖頭道:“并非如此,陛下只是希望能加快西路軍的攻勢而已。” “我資歷太淺,再加之因為拓荒之事得罪了不少朝臣,眼下急需功勞傍身,所以便主動向陛下請命前來破陣。” 說到這里諸葛亮稍稍一頓,看向一臉憔悴的司馬懿,略有訝異道:“看來曹軍的軍陣很不一般,竟能讓仲達(dá)兄耗神至此。” “仲達(dá)兄不擅長兵陣之道?” 雖然很不愿意承認(rèn),但司馬懿還是點(diǎn)了點(diǎn)頭,神色有些陰郁地說道:“我所學(xué)乃兵權(quán)謀之道,軍陣非我之長。” “而且曹仁擺出的軍陣相當(dāng)不一般,與奇門八卦有著很深的關(guān)系……孔明可擅長此道?” 諸葛亮羽扇輕搖,含笑道:“亮頗通此道。” “既如此,孔明且隨我來罷。” 司馬懿也沒多言,轉(zhuǎn)身向著書房走去,打算先帶著諸葛亮看看他這段時間對曹軍陣容的分析和研究。 眼下大敵當(dāng)前,最重要的是以最小的代價破掉敵陣,他還沒有小氣到故意藏私不給諸葛亮透露敵軍底細(xì)的地步。 他要堂堂正正地和諸葛亮爭,而不是用一些陰謀詭計、蠅營狗茍的齷齪手段。 諸葛亮從善如流,隨司馬懿一同前往書房,然后他就見到了司馬懿用木棍在地上擺出來的曹軍戰(zhàn)陣。 “這陣……乃八門金鎖陣?” “未曾想曹賊麾下,竟有如此大才。” 聽到諸葛亮略帶訝異的話語,司馬懿渾身一震,此陣他研究許久都沒有研究明白,而諸葛亮卻能一眼看出這陣法,那說明對此陣無比熟悉。 連忙問道:“孔明既識此陣,可能破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