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陽和長安雖然都可以作為帝都,但如果兩相比較的話,還是長安更適合為帝都。 因為長安乃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極為優(yōu)越;而且作為高祖皇帝所選定的國都,長安代表的意義也是非凡的。 之前選擇遷都回洛陽是因為長安還沒有收復(fù),但而今馬超被趕跑、長安重新落入掌控,那自然是要遷都回去。 劉協(xié)從冶造局返回宮中后,第一時間將諸葛亮等人都召入宮中,告訴他們長安大捷的同時也說出了自己遷都長安的想法。 “若定都長安,便可將雍州、涼州一并打通,益州不再孤立無援。” “屆時便可南下合圍荊州,討伐曹賊!” 劉協(xié)神采奕奕地說道。 益州到目前為止一直處于單機狀態(tài),宛若一塊飛地,隨時都會被曹操攻打。 但只要把都城遷到長安,局勢就會瞬間扭轉(zhuǎn),從此攻守之勢異也! 郭嘉沉吟片刻后說道:“雖然遷都長安比遷都洛陽要更費功夫,但長安的確是更好的選擇。” 諸葛亮也笑道:“陛下既然心中已有定論,臣等自當(dāng)支持陛下的決策。” “光復(fù)漢室,還于舊都,天下一統(tǒng)之日不遠矣!” 無論是從全局戰(zhàn)略還是政治意義的角度來看,遷都長安都是無可爭議的。 只有賈詡說道:“陛下的想法自是極好的,只是朝令夕改,朝中對此恐怕會有非議……” 說著還瞥了楊修一眼。 洛陽作為大漢帝都已久,朝中有許多大臣的家族都在洛陽一帶,比如楊氏便在距離洛陽不遠的弘農(nóng)。 遷都洛陽說了這么久、做了這么多準(zhǔn)備,洛陽的重建也進行了大半,如今忽然要改遷回長安,難免會有人對此不滿。 楊修聞言一驚,連忙說道:“臣支持遷都長安,我楊氏對此絕無異議!” “長安乃是高祖皇帝所欽定的帝都,為我大漢龍興之地,乃是作為帝都的不二之選!” 他可不敢在這時候跳出來和天子唱反調(diào)。 雖然都城定在長安的確會對他們楊氏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也大不到哪里去。 “等到明日朝會上再議吧。” 劉協(xié)也并未立刻下定論,盡管他心里已經(jīng)確定了這個想法,但過場還是要走一下的。 明天朝會上看看哪個不長眼的會跳出來反對。 此事議完,劉協(xié)的心情大好,對眾人笑道:“朕今早去冶造局視察了許久,連午膳都未用。” “諸位愛卿若還未用膳,便與朕一同前去用膳吧,共同慶賀溫公取得大勝。” 聽聞此言,群臣的眼睛皆是一亮。 宮中的膳食和外面的可不一樣,天子口味獨特,讓御廚開創(chuàng)了數(shù)種做菜之法,比如煎、炒、炸等等。 比之千篇一律的煮和烤,宮里的膳食可謂是人間美味,他們時常留在宮中加班處理政務(wù)其實也有圖晚膳的想法在里面。 因此面對劉協(xié)的提議,群臣之中如賈詡雖然已經(jīng)吃過了,但也都說沒吃。 就在劉協(xié)準(zhǔn)備帶著群臣去用膳之際,高覽手持一份折子匆匆走入大殿,恭敬道:“陛下,無極縣傳來急報!” “是孝直發(fā)來的嗎?” 劉協(xié)停下腳步,挑眉看向高覽。 他派法正去無極縣查賬已經(jīng)有些時日了,算算時間,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有結(jié)果了才對。 高覽稍作遲疑,最終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啟稟陛下,并不是,但和法御史有關(guān)。” “法御史他……死了。” 高覽話音落下,所有人皆是一驚。 郭嘉、賈詡、楊修包括諸葛亮在內(nèi),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之色,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法正……死了? 一時間,在場群臣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劉協(xié)。 劉協(xié)在聽到從高覽口中這個消息后也出現(xiàn)了一瞬的呆滯,但他很快就反應(yīng)了過來,目光陡然變得深沉而銳利了起來。 “具體怎么回事?” 高覽不敢隱瞞,如實回答道:“信中稱法御史抵達無極縣后,便在當(dāng)?shù)氐捏A館入住。” “當(dāng)天傍晚時分,甄氏帶人將族內(nèi)的大小賬目都一并送到了驛館,由法御史當(dāng)面接收。” “是夜子時,驛館突然走水,火勢蔓延極快,甄氏帶人前來救火時已經(jīng)無力回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