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外,讓甄氏繼續管理產業也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等到日后他會采用招標的方法來找人接掌,這樣才最穩妥。 “是,陛下。” 賈詡恭敬應下,接著小心問道:“那甄氏那邊,是不是要……” “不急,再關他們一段時日。” 劉協擺手說道,雖然他打算赦免甄氏,但多少得讓他們吃些苦頭,多在牢里關一段時間。 不然的話就顯得他的寬恕太廉價了。 就在劉協和賈詡閑聊之際,高覽走入了御花園,向他稟報道:“陛下,張遼將軍在宮外求見。” “文遠回來了?” 劉協聞言眼睛一亮,向高覽追問道:“張將軍是獨自求見的嗎?身邊有沒有帶別人?” 高覽道:“還帶了一名老者,自稱是張仲景。” “快點帶到宣室!” 劉協頓時大喜,當即吩咐道,張遼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功把張仲景帶了回來! 高覽退下后,劉協匆匆前往宣室。 沒過多久張遼便在高覽的帶領下過來了,而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名身著麻袍的老者。 “臣張遼,參見陛下!” 張遼向著劉協低頭行禮,接著道:“長安距離鄴城路遠,張先生年邁,故而臣放緩了行進速度,還請陛下恕罪。” 張仲景年紀大了,他不敢趕路太快,所以才花了很長時間回來,不然早就抵達鄴城了。 “無妨,張將軍請起。” 劉協對張遼微微抬手,接著將目光投向了他身邊的那位老者,問道:“先生便是神醫張仲景?” 張仲景躬身道:“啟稟陛下,微臣正是張仲景,但神醫之名萬不敢當。” “先生過謙了。” 劉協聽到對方正是張仲景,心中頓時安心了下來,接著笑道:“華太醫向朕舉薦了先生,還說先生的醫術遠在他之上,乃是當世第一。” “而且先生曾任長沙太守,張長沙之名可是如雷貫耳,朕亦久聞先生賢名。” 張仲景的名聲其實要比華佗更大,他出身不俗,曾經一度做到了長沙太守的職位。 而且當上太守以后他也沒有停止行醫,因為有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的規矩,于是他便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 這一舉動也讓張仲景聲名鵲起,素有“張長沙”“神醫”“賽扁鵲”之稱,深受百姓的愛戴和敬重。 聽到天子居然知曉自己的名字,張仲景也感到受寵若驚,連連躬身道:“臣惶恐。” 此時此刻,他心中分外感慨。 自己父親還有許多族人窮其一生鉆研仕途都沒能做到的簡在帝心,他憑借醫術上的造詣和名聲卻做到了。 只能說造化弄人。 簡單寒暄幾句后,劉協問道:“甄貴人如今身患肺疾之癥,聽聞先生治療傷寒與肺疾頗為擅長,不知能否醫好甄貴人?” 張仲景道:“臣尚未替甄貴人診治過,眼下并不好下論斷,不過臣定會盡力而為。” “有勞先生了。” 劉協點了點頭,然后嘆息道:“甄貴人腹中懷有龍嗣,若先生能保她和龍嗣平安,朕定有厚報。” 說完劉協便讓在一旁隨侍的郭女王將張仲景帶去見華佗,讓他們共同為甄宓治病。 緊接著他向張遼問道:“文遠,馬超目前下落如何,可搜尋到他的蹤跡了?” 馬超戰敗后逃入了羌人的地盤,朝廷一直沒有放棄對馬超的搜尋,這家伙不除掉總歸是一個心腹大患。 張遼面露愧色,回答道:“啟稟陛下,羌人的領地太大,馬超進入其中后便下落不明。” “臣并沒能搜尋到他的蹤跡。” 劉協聞言皺了皺眉,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不俗,這次又帶了好幾萬西涼軍殘部逃走,日后搞不好會東山再起。 不過眼下內患未除,僅僅為了一個馬超而集結大軍去討伐羌人,不是一個明智選擇。 “罷了,暫且饒他一命,等日后有機會再派兵討伐這賊子。” 劉協最終收起了出兵的想法,對張遼說道:“張將軍一路辛苦了,且退下休息吧。” 他得先去寢宮那邊看看甄宓的情況,不知道張仲景到底能不能把甄宓的病給治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