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開泰安殿后,劉協在宣室單獨召見傳信的士卒,向他仔細詢問了一番張郃大破羌人王庭的細節以及緣由。 張郃怎么會突然對羌人王庭動兵? 司馬懿、賈詡、諸葛亮、郭嘉等人也紛紛趕了過來,聞言一個個都用好奇的目光看向了這名傳信士卒。 “啟稟陛下——” 士卒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后說道:“此前斥候來報,在羌人王庭發現了叛軍的蹤跡,于是張將軍便獨自率領陌刀軍趕往羌人王庭,意圖和叛軍決一死戰。” “羌人派大軍迎戰,結果被張將軍所擊潰。” “而后張將軍領兵順勢殺入王庭,卻并沒有發現叛軍蹤跡,經過盤問才知馬超早已率領叛軍前往羌地深處的上郡。” “羌人王庭各部的首領也都前往了上郡,所以王庭守備十分空虛。” “得知此事的張將軍不愿無功而返,便順勢解救了王庭中被困的百姓、俘虜了一眾羌人貴族,除此之外還……” 士卒說著停了下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劉協見狀挑眉問道:“除此之外還怎么了?為什么不說了?” 士卒稍作遲疑,然后才回答道:“除此之外,張將軍還下令屠了整個羌人王庭,不分男女老幼,盡數斬殺。” “不僅如此,張將軍縱火焚燒了整個王庭和草原、山脈,并且將尸體拋在各大水源,污了羌人所有干凈的淡水……” 說出張郃在羌地的所作所為后,這名士卒又鼓起勇氣道:“陛下,卑職斗膽一言,羌人對我大漢百姓無惡不作,張將軍此舉雖然有些殘忍,卻是大快人心。” “望陛下勿要因此而責罰張將軍。” 士卒向著劉協深深叩首。 天子有問,他不能不答。 但他發自內心覺得張郃對羌人的做法沒有半點問題,對付這些萬惡的羌人就是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聽完這名士卒之言后,宣室當中所有人都驚呆了。 便是司馬懿、諸葛亮也不禁為之動容。 因為張郃做得實在是太狠了,所有羌人不分男女老幼一概屠戮,還焚地污水,這根本就是沒打算讓剩下的羌人活下去! 唯有賈詡聽完后一臉興奮之色,開口贊道:“張將軍此舉著實不錯,但還有些許不足之處。” “單單焚燒草地,只能讓羌人今年不能畜牧;若是能尋一鹽礦,將那些粗鹽都撒在地上,便能令草地十年都寸草不生。” “張將軍還是太過仁慈了。” 賈詡的語氣里有著遺憾之意,覺得張郃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一個機會,還是不夠心狠手辣。 一旁的郭嘉聞言笑道:“張將軍畢竟只帶了五千人馬,而且時間也太趕,做不到焚地撒鹽。” “依我看應該多將一些尸體綁上石頭沉到水里去,讓羌人無法打撈干凈,便能更長時間污染水源。” 賈詡聞言想了想,覺得郭嘉說得確實有道理,頷首道:“不錯,是我考慮的不夠周到,還是奉孝的計策更佳。” 郭嘉謙虛道:“哪里哪里,文和兄的計策也很好,若是時間充裕的話還是得采取文和的計策。” 兩人旁若無人地互相恭維。 一旁的司馬懿、楊修、魯肅等人都對他們投去了震驚且驚恐的目光,暗暗挪動腳步,離他們兩人遠了一些。 這兩個家伙,真是一個比一個狠。 相比之下張郃的做法都太稚嫩了。 那名士卒也是聽得目瞪口呆,一時間都有些懷疑自己了……對比這二位,張將軍的做法好像確實“仁慈”。 “奉孝、文和,你們閉嘴!” 劉協瞪了兩人一眼,這里還有外人,就不能注意點影響嗎? 要是傳出去了別人還以為他寵信的大臣都是一群酷吏。 郭嘉和賈詡乖乖閉上了嘴。 劉協這才收回目光,然后對那名士卒道:“張將軍搗毀羌人王庭、大破敵軍,這是堪比冠軍侯霍去病的功績。” “羌人為禍我大漢邊境已久,連婦孺一并殺了又算什么錯?。” “若是有人膽敢指責張將軍的做法太過殘暴,那不妨讓他們去邊疆看看,看看羌人是如何殘殺我大漢子民的!” “羌人的屠刀下又可曾饒過我大漢的婦孺!” 劉協語氣冰冷,聲音響徹整個大殿。 他當然清楚張郃的做法和傳統儒家理念、仁義道德互相沖突,但他不覺得張郃有什么錯。 在他看來,張郃為大漢痛擊羌人是一項無與倫比的功績,應當接受稱贊和慶賀,而不是罵聲。 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堅定地支持張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