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亮主動開口向劉協(xié)問道。 剛剛劉協(xié)說了兩種死亡的方式,肉身和身份上的死亡,那第三次死亡又是什么? “第三次死亡么……” 劉協(xié)停下手上的動作,然后看向面前的眾臣,沉聲道:“第三次死亡,就是當(dāng)最后一個知道你的人將你遺忘。” “此后世上將不會再有任何你存在過的痕跡和證明,也不會再有人記得你,就像是一顆塵埃消弭于天地。” 眾臣聞言全都不禁為之色變。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如果他們死后被也人遺忘,那他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一切又有什么意義? 一想到那死后的永恒寂寥與空虛,他們心中便忍不住顫栗。 然而劉協(xié)的言語依然未停,幽幽地說道:“古往今來的王侯將相,在取得財富權(quán)勢后的最終目標(biāo),無不是為了青史留名、努力讓自己在這世間留下痕跡,在史書上占據(jù)有一席之地。” “為什么?說到底就是畏懼,畏懼自己的存在沒人記得、只剩一抔黃土。” “在座的諸位愛卿以及朕在內(nèi),無論日后如何,都能在史書上留名、被后世人所銘記,指著我們的名字頌?zāi)钗覀兊墓兣c種種成就、流芳百代千秋。” “但是那無數(shù)為我大漢陣亡的將士、作為我大漢崛起基石的他們卻只能被遺忘于歷史,甚至在父母等親眷死后都不會再有人去祭奠他們。” “這難道不是一件莫大的悲哀么?” 在劉協(xié)說完之后,在場的眾臣臉色都變幻不定,充滿了無比的復(fù)雜之意。 他們現(xiàn)在理解了劉協(xié)是什么意思了。 “那……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郭嘉抬頭看向劉協(xié),正色地問道,他也覺得這個問題是要認(rèn)真對待。 眾臣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劉協(xié)。 只見劉協(xié)肅聲說道:“我大漢有猛將無數(shù)、銳士萬千,這些將士自是驍勇無敵,也愿意為我大漢而死戰(zhàn)。” “但是我大漢之強不單單是靠他們,更是靠無數(shù)無名士卒的鮮血鑄就!” “只要有戰(zhàn)爭,他們便無法避免一死,但至少要讓他們死得其所,死有其名!” “諸君以為然否?” 眾臣聞言面色皆是一肅,重重點頭應(yīng)道:“理應(yīng)如此!” 于是劉協(xié)眼神變得銳利了起來,擲地有聲地道:“朕欲將皇陵后山作為我烈士陵園,于其中立三十萬無字碑!” “死一人,便刻下一人之名!” “不僅僅是軍中將士,若朕不能收復(fù)大漢江山,那么等朕殯天之后,便在上面刻下朕的生卒年日,不必將朕葬入皇陵,直接與我大漢將士同地而葬!” 劉協(xié)的聲音充滿了無窮的堅定! 群臣聽完以后,全部被這一項計劃給震驚到了——烈士陵園、三十萬無字碑。 這是何等驚人的設(shè)想! 在這一刻沒人開口反對,所有人只感到無比的熱血沸騰! 諸葛亮、郭嘉、司馬懿一并上前開口:“陛下,這烈士陵園中亦當(dāng)有臣等一塊碑!” 他們知道這是一項無比龐大且沒有回報的工程。 但是那又如何? 只要這三十萬豐碑立了起來,大漢的國魂也當(dāng)就此凝聚!且永遠(yuǎn)不可磨滅! 這比什么金銀財帛都更加珍貴! 劉協(xié)緩緩壓下胸中的意氣。 早在當(dāng)初第一次見到大漢士卒戰(zhàn)死疆場、無數(shù)尸體被送入大坑焚燒之際,他就有過這樣的一個想法。 那些將士們可有家人?可有子嗣? 若他們的家人子嗣死后還會有人記得他們、每逢佳節(jié)去祭奠他們嗎? 大漢崛起的過程中又有多少這樣的無名之輩、被人遺忘的英雄呢? 這個念頭在這段時間來視察了多戶士卒親眷后變得更加強烈,讓他終于下定決心! 他要為大漢無數(shù)將士立下豐碑! 他要讓他們死得其所、死后有名! 他要讓他們的名字隨著大漢的榮光而傳遞萬世、照耀千秋! “不過陛下,建立烈士陵園、為陣亡將士立碑,這一筆開支是不是有些過于龐大了吧?” 楊修遲疑片刻,有些煞風(fēng)景地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