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協聞言收回了目光,隨后問道:“曹軍的動向如何?想必已經提前做好抵抗的準備了吧。” 趙云點頭道:“根據探子來報,漢水沿岸一帶的碼頭都被摧毀,襄陽城內也已經布下了重兵,并且做到了堅壁清野。” 趙云將搜集到的各種情報一一說了出來。 劉協聽完后微微點了點頭,接著隨后轉身返回船艙,船艙內諸葛亮和呂布、周瑜、陳宮、楊修等人正圍在堪輿圖前討論著什么,見到他走進來后紛紛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了,你們商議得如何了?” 劉協抬手示意他們坐下,然后來到主位上落座,開口詢問道。 大軍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抵達襄陽城。 但襄陽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想要拿下襄陽并非易事,這段時間來諸葛亮等人一直在商議著對策。 “孔明,你來說說看吧。” 劉協將目光投向諸葛亮,這次軍中以諸葛亮為謀主,讓其全權負責制定戰略,而他只負責點頭。 身為皇帝在軍隊里當好吉祥物就行了,不要效仿某位微操大師又菜又愛玩,最后導致兵敗。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啟稟陛下。” 諸葛亮微微躬身一禮,緊接著道:“此番大軍南下的動靜,進入荊州后曹軍必然有所發覺。” “根據戰前搜集的情報來看,曹軍主要在襄陽、南陽、新野這三地布防,如今我們放棄陸路而走水路,曹軍的兵力定然會往襄陽集結。” “如今距離襄陽還有不短的距離,臣等經過商議后,認為接下來曹軍很有可能會在漢水一帶設下伏兵阻擊。” “故而臣等認為當暫時停止行進。” 劉協聞言挑眉道:“為何?莫不是擔心朕的安危?若是如此的話那大可不必,朕大不了留在后方便是。” 他可不是好面子的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致使大軍不得不改變策略,這是他不愿意見到的事。 “陛下的安危當然要考慮,但同時也是為了戰略。” 一旁的周瑜說道:“如今是六月時分,正值梅雨季節,漢水地屬南方,近來更是陰雨連綿不斷、讓漢水的水位增高。” “襄陽就位于漢水之畔,整個漢水上下流域,現在只有這里才有船塢、岸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處有荊州水軍駐扎于此,除了這里以外,其余各地的碼頭還有船塢全部都被摧毀了。” “也就是說,大軍想要登岸進攻襄州城,唯有先擊敗駐扎在襄陽城的這一支水軍。” “故而臣以為當暫停行軍,然后在上流筑建堤壩,屆時攜滔天水勢順流而下,必能讓這支水師全軍覆沒!” 這是他們經過一番討論后得出的決策,利用水勢來擊敗敵軍,是最好的策略。 至于伏兵什么的……到時候堤壩一毀,什么伏兵都將被淹沒在洪流之中。 聽完周瑜所言的這一計策,劉協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同意了下來:“那便依此策行事吧。” 眾臣聞言紛紛躬身領命。 …… 襄陽城外十余里,浩浩蕩蕩的荊州水師,便停駐在這里。 荊州自古以來是兵家重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作為水路多的大州,荊州水師的規模也十分龐大。 此時大小戰船百余只橫陳在漢水上,看起來極為威武。 其中一艘主船上,曹仁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地圖,一雙眉頭緊鎖,眼中充滿了不解。 “不應該啊,為何偽帝的大軍還沒有到來?” 曹仁自言自語道,語氣疑惑。。 按照偽帝大軍行進的速度,應該在半月之前就會抵達襄陽一帶才對,為此他早早就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不僅派兵在沿岸埋伏,同時還令水師做好了作戰準備,在漢水上布下重重阻攔。 屆時只要朝廷的兵馬一至,兩岸伏兵就會對船只發動攻擊,然后他們再由他率領水師出動,一舉覆滅敵軍! 可是不久前探子來報,偽帝大軍停止了順流而下,靠沿岸駐扎了,這讓他心里有些沒底。 難不成對方已經察覺到了有埋伏? 所以打算改走陸路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么他想要憑借水師之利重創敵軍可就難實現了。 “將軍,那我們還要在沿岸埋伏嗎?” 一旁的夏侯淵開口詢問道,“若是偽帝的大軍改走陸路的話,襄陽城未必會成為他們的首要攻打之地。” “應該把兵馬撤回新野、南陽駐守。” 聽到夏侯淵之言,曹仁不由得嘆息一聲,說道:“傳信給博仁,讓他先領兵返回襄陽城吧。” 夏侯淵點點頭,轉身離去。 隨后曹仁走出船樓,站在欄桿旁眺望遠方,心中一時間思緒萬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