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馬超和羌人自關(guān)外起兵,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打到長安,這段時間長安城里的官員百姓是完全有時間撤離的。 楊修神色復(fù)雜地道:“中書令信中說長安乃大漢帝都,而且陛下如今征戰(zhàn)曹操,不可將陛下后背暴露給賊子。” “他將率領(lǐng)守軍和百官百姓共同抗擊敵軍、死守長安,等陛下援軍到來。” 對于賈詡的這個決定,他不知道是該佩服還是該罵人。 那么點兵力怎么可能守得住長安? 劉協(xié)聽完后,頓時陷入了沉默。 賈詡向來深諳明哲保身之道,可如今面對數(shù)十倍于己的敵軍,竟然選擇死守長安。 他不用想都知道,做出這個決定的賈詡,會遭到來自朝中百官多大的壓力,又需要多大的勇氣。 可不是人人都想跟長安共存亡的。 營帳內(nèi),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劉協(xié)的身上,誰也沒有開口說話,只是等待著他的命令。 如今正討伐曹賊,若是選擇撤兵回援,那肯定會給曹軍喘息之機。 所以到底該如何抉擇? 就在一片沉默之際,諸葛亮再度站了出來,正色道:“請陛下放心馳援長安,荊州戰(zhàn)事交給臣來負(fù)責(zé)即可。” “臣定能在兩月之內(nèi)挫敗曹軍、拿下江夏城!” 荊州的戰(zhàn)事不能松懈,長安同樣也不能被敵軍攻占,兩邊都不能放!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分出一部分兵馬回援,讓荊州戰(zhàn)線承受大一些的壓力,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這次南征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興師動眾幾乎精銳盡出,要是不能一戰(zhàn)盡全功,那又得很長時間才能再度南征。 “好。” 劉協(xié)思慮再三,最終選擇了諸葛亮的建議,接著對趙云道:“子龍將軍,你去點三萬精兵,隨朕馳援長安。” 聽到這話,呂布忍不住問道:“陛下,為何不讓臣來領(lǐng)兵?而且三萬大軍未免太少了一些,馬超可是有十余萬的大軍!” 三萬對十萬,連他都得掂量掂量。 趙云的實力雖然不遜色他太多,但也做不到打贏實力差距這么大的仗,換張遼來都不一定行。 劉協(xié)搖頭道:“荊州戰(zhàn)事重要,奉先你身為大將,不可擅動,讓子龍隨朕馳援長安即可。” “馬超所率兵馬多為羌人奴隸,精銳邈邈無幾,三萬精銳足以解長安之圍。” 呂布心中雖然不甘,但也知曉大局。 所以咬了咬牙后退了回去。 劉協(xié)又看向諸葛亮,沉聲道:“孔明,朕分兵而去,荊州這邊就交給你了。” “朕知道這擔(dān)子很重,但……希望你能擔(dān)起來。” 諸葛亮嚴(yán)肅說道:“陛下放心!” 劉協(xié)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大步向營帳外走去,腳步格外堅定。 趙云緊跟而上,但呂布卻忽然上前攔住了他。 只見這個戰(zhàn)場勇猛無雙的天下第一猛將此時紅著眼眶,緊緊攀著趙云的手,說道:“子龍兄弟,交給你了。” “務(wù)必要替我殺了馬超那個賊子!” 他明白為什么只有外孫女被送出來,而呂玲綺留在了長安,身為父親他哪會不知道自己女兒的性格? 是呂玲綺不愿意走,選擇留在長安城! 這一舉動既讓他欣慰又讓他心塞。 欣慰的是這才是他呂布的女兒,心塞的是不知道長安能不能堅持到大軍馳援。 要不是為了顧全大局,他肯定要親自跟隨天子馳援長安,殺了馬超,把女兒解救出來! 看著呂布那通紅的雙眼,趙云深深感受到了這一份托付的分量,握著呂布的手,肅聲道:“溫公放心,我以性命擔(dān)保,定會護陛下周全,并手刃馬超!” 說罷,趙云轉(zhuǎn)身離開營帳。 …… 就在當(dāng)日,劉協(xié)點齊三萬大軍,帶上楊修、陳宮以及趙云、高順,往長安馳援而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