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和天子掰手腕!-《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2/3)頁
“這種技術(shù)就是把字刻在模板上,在模板上刷上墨,跟蓋章一樣蓋在紙上,然后再進行裝訂?!?
“如此直接省去了謄抄的功夫,一天之內(nèi)可以印刷出幾百上千本書,價格怎么能不便宜?”
印刷術(shù)的原理十分簡單,就是跟印章蓋印一樣,只是此前從來沒人想到用這種方法批量印書而已。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紙的造價貴。
只是如今冶造局改良了造紙術(shù),把造紙的成本給打了下來,搭配上印刷術(shù),書價自然變賤。
“實在是不可思議……”
荀閎喃喃自語道,他從未想過有一天書的價格能這么便宜,如此以來讀書將不再是士族子弟的特權(quán)。
以后豈不是天下人人都讀得起書了?
想到此處,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天下人人都能讀得起書,都進入國子監(jiān)學習,那察舉制完全就是名存實亡!
天子以其他科目選拔人才,不看傳統(tǒng)經(jīng)義,那他們掌握了釋經(jīng)權(quán)又有什么用?
“所以,這件事才是需要我們首先要解決的?!?
“不能任由國子監(jiān)在這樣發(fā)展下去了。”
“要么讓陛下停止辦學,要么想辦法滲透進入國子監(jiān),掌控這一新的晉升途徑?!?
崔琰做出了總結(jié),神色嚴肅地道。
他對國子監(jiān)的態(tài)度就兩種。
要么讓它停掉,要么參與其中,用類似于掌控釋經(jīng)權(quán)的方式來掌控國子監(jiān)。
否則一旦讓國子監(jiān)這條晉升道路穩(wěn)定下來的話,察舉制將會被取締,他們也將徹底失去立足之本!
“你嘴上說倒是容易?!?
竇輔冷哼一聲,說道:“陛下讓郭奉孝主辦國子監(jiān),可見有多么重視,怎么可能讓陛下停止辦學?”
“至于掌控……呵,你以為國子監(jiān)里的新科和儒學一樣?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
他們之所以能夠掌控察舉制這條晉升之路,是因為大漢獨尊儒術(shù),儒學可以隨意進行解讀。
但國子監(jiān)里的那些學科,數(shù)術(shù)、工冶、刑律、政治,除了最后一門政治,其余哪一科能夠隨意解讀?
就連政治,學習的也是如何馭民,如何為官治理一方,而不是那些有的沒的東西。
所以想要跟掌控察舉制一樣掌控國子監(jiān)這條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強行阻止天子辦學就更做不到了,除非他們動用武力……但這和找死沒什么區(qū)別。
天下剛剛一統(tǒng),朝廷的兵馬是最強盛的時候,他們拿什么去跟天子掰手腕?
早上造的反,呂布下午領(lǐng)兵趕到,當天晚上他們?nèi)宓娜祟^就會被擺到天子的面前,就是這么簡單。
“那就什么都不做好了?!?
崔琰淡淡一笑,隨意地說道:“讓國子監(jiān)發(fā)展下去也不錯,畢竟按照國子監(jiān)這些新科學習,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對大漢、對朝廷有用的人才。”
“日后也讓咱們族內(nèi)的子弟進入國子監(jiān),跟那群寒門子弟還有泥腿子們競爭,憑本事做官。”
“竇家主覺得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崔琰看似在詢問竇輔,實則話里藏針,諷刺的意味不言而喻。
拋棄特權(quán),去跟下面那群人競爭,等于是拋棄家族穩(wěn)定和繁榮的未來。
因為真要是公平競爭起來,他們不一定能爭得過那群寒門子弟,甚至是泥腿子出身的平民百姓。
郭嘉、賈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他們難道不是寒門出身嗎?
可現(xiàn)在照樣是大司馬、大司徒,是天子最倚重的心腹,他們誰爭得過這兩人?
當初天子被袁紹挾持,孤身一人,如果那時候天子拉攏的是他崔琰、是陳琳、是荀諶,他們敢投靠嗎?
他們不敢,但郭嘉敢。
原因很簡單,對于出身寒微的人來說,只要抓住一線希望,就會拼盡全力地去爭!去搶!
這股狠勁是他們這群出身高貴的人所沒有的,因為優(yōu)渥的出身讓他們不敢去賭,這就是差距所在!
崔琰無比清楚這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