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甄宓用既期盼又羞澀的目光看向劉協,有些不敢確定地問道。 無他,只因這篇賦實在是太美了。 她也是飽讀詩書的女子,但在她至今讀過的所有賦中,沒有一篇能與這《洛神賦》相提并論! 這首賦讀起來時簡直令人感到如癡如醉,以至于哪怕開篇就寫了“宓妃”二字,她也不敢確信這是劉協寫給她的。 “不是寫給愛妃的,那是寫給誰的?” 劉協反問道,同時深情款款地看著甄宓,說道:“普天之下,只有愛妃的美麗才當得起‘洛水神女’之稱。” 聽到劉協這般直白切大膽的話,甄宓的俏臉頓時便紅了,美眸之中秋波盈盈,抬頭看向了劉協,輕輕啐道:“陛下真是折煞臣妾了,臣妾……哪里當的起這般稱謂。” “若是傳出去了,指不定會教天下人笑話臣妾,甚至后世女子都會笑話。” 這首賦的才情太高,一旦傳至于世,必會名揚天下,流傳千古。 屆時天下人都知道這是天子寫給她的情賦了。 所以她怎能不感到羞澀? 劉協聞言裝模作樣道:“愛妃要是不喜歡的話那就還給朕,回頭我送給皇后。” 說著就要伸手去把畫和賦都一并拿回來。 “我、我沒說不要!” 甄宓瞬間急了,甚至都變自稱。 她手疾眼快地將畫和賦收了起來,然后瞪了劉協一眼,氣呼呼地說道:“都送給了臣妾,豈能再送給皇后?陛下又想要一餅兩畫。” “不過也確實不能厚此薄彼,陛下回去了還是給皇后也寫一首,不然傳出去了,天下人以為陛下冷落皇后。” 劉協聞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等到呂玲綺過生辰,他自然也會準備禮物的,剛剛說這話不過是逗逗甄宓而已。 甄宓珍而重之地地將畫作和詩賦收好,心中滿滿的都是幸福感,因為在她看來劉協這份禮物勝過任何珍寶! “陛下還是快用膳吧,飯菜都快冷了,就當提前陪臣妾過誕辰。” “好,依你。” 兩人有說有笑地開始用膳,如既往地溫馨。 即便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他們的感情也沒有發生改變,反而越發深厚了。 …… 劉協派人去黃河源頭調查很快就得出了結果。 一切如他所料,黃河上游的河川今年果然出現了枯竭的現象,水位都下降了許多。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劉協立刻下旨,黃河沿岸的各地府衙都開始做備旱的準備。 就這樣兩個月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黃河沿岸的大旱如期而至,氣溫格外炎熱不說,而且一連兩月未曾降雨,一些小的河流直接斷流,千里荒蕪。 百姓們所種植的絕大部分作物都因為缺水而旱死在地里,甚至連黃河水位降到史低! 這場旱災,是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大旱! 這樣的一場旱災若是沒有提前準備的話,必將會對國家造成極大的動蕩,進而引發大饑荒,屆時才是噩夢的開始。 大饑荒是地方府縣無法應對的,災民開始逃荒后,會對各地城縣都造成沖擊,光是安置災民就能讓朝廷忙的焦頭爛額。 而這時候若是從其他地方調糧賑災,那么肯定會被商人以及世家大族給狠狠敲一筆,惡意抬高糧價、借此牟利。 饑荒時期災民易子而食、啃樹吃土,寫下來只是筆下、是書上的幾個字。 但是在文字背后卻是藏著鮮血淋漓! 而這次預備賑災,也證明劉協的抉擇多么明智,因為他提前預知了旱情,并且讓法正投入數百萬兩銀子去備旱,所以各地都提前做好了準備,以此來應對旱災。 諸葛亮早在一月前就完成了調糧,如今地方府縣的儲糧比以往多了四成有余。 不僅如此,稅務總局還提前派人在益州、荊州一帶收購了大量的糧食進行儲備,一旦有糧食不足的情況就馬上調到災地去補充。 有這么多準備,哪怕真有大饑荒也不懼! 未央宮,宣室。 如今大漢本土各地都產生了旱情,一切正如劉協預料的那般,天降大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