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人心】-《九錫》
第(2/3)頁
陸沉對她的偏愛人盡皆知,平時她也經常在父親跟前撒嬌,但她分得清這是怎樣的場合,自然不會任性妄為。
她腦子里有些發蒙,原本以為只是一次鋤強扶弱的義舉,不料里面竟然藏著這樣的陰謀算計,最關鍵的是她此刻已經意識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倘若這個陰謀的核心在于通過她和陸九思的兄妹情義實現,那么是誰將這件隱秘告訴她?
陸沉轉頭望著自己的長女,溫言道:“怎么了?”
陸辛夷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強行不去看母親王初瓏和一母同胞的四弟陸璟,堅決道:“此事是兒臣自作主張,險些陷太子哥哥和二弟于不義,請父皇降下責罰!”
陸九思嘴唇翕動,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
他明白妹妹為何要這樣表態,這并非恃寵而驕無所顧忌,而是她不想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陸沉搖頭道:“你何錯之有?”
陸辛夷連忙說道:“父皇,此事固然是有人暗中算計,卻怪兒臣太過任性,如果一開始就將詳情稟明父皇,斷然不會鬧到這種境地。兒臣愧對父皇這么多年的憐愛和信重,請父皇責罰!”
從始至終,王初瓏都沒有開口,她只是平靜地望著前方,那張溫柔可親的面龐上泛著若有若無的冷意。
“來?!?
陸沉招了招手,陸辛夷便離席來到父親身邊。
望著已經長成大姑娘的女兒,陸沉輕聲道:“傻丫頭,你想扛起長姐的責任,這一點令朕很欣慰,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幕后之人不光是在算計太子和陸琛,同樣也將你算計在內,你為何還要幫人頂罪?”
“父皇……”
陸辛夷雙手絞在一起,眼圈漸漸微紅,低頭道:“女兒不知道還能做什么。”
“別哭,有父皇在。”
陸沉抬手按在她發涼的雙手上,語調輕緩一如既往。
“嗯!”
陸辛夷重重點頭,眼淚終于還是掉了下來,她連忙抬手擦去。
時至此刻,錦繡樓一案的真相漸漸浮上水面,這是一次針對太子陸九思、二皇子陸琛和大公主陸辛夷的陰謀,意圖挑起林家和厲家的斗爭。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幕后之人要如何讓陸辛夷出現在錦繡樓。
林溪當先反應過來,她不敢置信地看著旁邊的四皇子陸璟。
他是陸辛夷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陸辛夷對他沒有任何戒心,從他口中聽到錦繡樓的隱秘,自然就會毫無防備地前往一探究竟。
感受到越來越多的目光匯聚在自己身上,陸璟惶恐不安地站起來,下意識地看向自己的母親,然而王初瓏似乎沒有意識到他的處境,視線依舊停留在某處。
陸璟艱難地吞咽著唾沫,無奈地看向不遠處的父親,緩緩道:“父皇,是兒臣告知皇姐關于錦繡樓的隱秘。”
聽聞此言,絕大多數人都神情凝重。
陸九思則是若有所思地望著四弟。
從現有的線索來看,似乎這樁案子就是陸璟的手筆。
假如陸九思和陸琛斗起來,即便最后無法出現兩敗俱傷的結果,兩人的實力肯定會大受損傷,屆時陸璟內有王初瓏的指點,外有翟林王氏的深厚底蘊,再加上他擅于讀書文才出眾很受一些朝臣的欣賞,未嘗沒有機會爭一爭那個位置。
儲君之位自然無法一蹴而就,但是不放過每一次機會,想方設法創造優勢,誰也無法斷定陸璟就不能入主東宮。
可是他才將將十一歲,哪來的資源去鉤織這樣一個陰謀?
除非——
眾人聯想到今日王初瓏格外反常的沉默,想到如今朝中以王安、王衡、王翰等人為首的強橫勢力,登時覺得沒有什么不可能。
更有甚者,此刻想起先前陸沉賞給陸璟的生辰禮物,不由得恍然大悟。
那方鎮紙上寫著八個字: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關鍵就在于自然二字。
莫要心懷叵測,唯有順其自然,便能一生順遂。
有心人卻覺得頗為奇怪,王初瓏就算想幫兒子一把,也斷然沒有拿一雙兒女做餌的道理,以她的智慧難道設計不出更好的法子?
可她為何從始至終無動于衷,哪怕現在陸璟不得不表明詳情,她依舊不肯稍作辯解?
林溪見氣氛越來越凝滯,便開口說道:“璟兒,你又是從何得知錦繡樓的隱秘?為何要說給你姐姐聽?”
這兩個問題讓陸沉心中一暖,這就是他選定的妻子,從來不曾讓他失望。
雖說表面上陸璟有可能是算計陸九思和陸琛的主謀,但林溪沒有被憤怒沖昏理智,也未流露出明顯的偏向,而是盡可能將這件事的所有內幕弄清楚,避免冤枉任何一個人。
陸璟的語調微微顫抖:“回母后,兒臣一個多月前在皇子所聽人談起錦繡樓似乎暗藏污垢,入宮時與皇姐說起在皇子所的見聞,便提到了這件事?!?
陸辛夷連忙說道:“母后,四弟并未說謊,當時他亦非刻意提起,是兒臣反復追問他才相告?!?
這個解釋其實很蒼白。
到底陸璟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當時只有他們姐弟二人在場,如今自然無法考證。
退一萬步說,就算事實如陸辛夷所言,她又如何確定陸璟不是故意勾起她的興趣?畢竟她和太子陸九思時常微服出宮尋訪民情不是秘密。
林溪示意陸辛夷不要緊張,繼續對陸璟問道:“你從何人口中聽來這個秘密?”
陸璟垂首道:“回母后,是翰林院修撰傅朗。”
林溪微微一怔,太子陸九思見狀便介紹道:“母后,傅朗乃大同四年恩科探花,父皇循例授他為翰林院修撰。其人時年二十九歲,頗有才學,出身不顯,目前在皇子所負責陪一部分皇子研讀典籍?!?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翰林院修撰讓天家眾人頗為莫名。
一個看似簡單的錦繡樓大案,如今已經將靖州系武勛、定州系武勛、翟林王氏、太子一系、二皇子一系、四皇子一系悉數牽扯進來,不想還有朝中清流文臣參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