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過去幾年,星逸科技之前規劃的那些28納米晶圓廠全面建成,目前產能非常富足。 不僅實現了自家所有手機芯片、電視芯片、電腦芯片、車規芯片全部自產,并且大量出售給第三方企業,還有大量富裕產能,給第三方企業代工。 比如華為的手機芯片、基站芯片,中興的基站芯片,大唐、展訊的基帶芯片等等,都是星逸半導體代工。 等到十四納米量產,到時候還會有更多客戶下單! 前期自然是產能拉滿,全力生產自家14納米芯片,大量對外出售。 后面就可以減產部分自家芯片,代工第三方。 除此之外,硅片廠,光刻膠廠,也都已經建成,但還沒投產。 究其原因,主要是眼下星逸科技的硅片技術雖然突破了,但生產成本比較高,和采購第三方差不多,索性暫時并未投產。 而光刻膠也進步斐然,目前高端光刻膠能做出來,但同樣不夠先進,成本較高,用資產光刻膠生產的芯片,良品率比較低,還得繼續研發。 因此大硅片和光刻膠都沒有投產,而是等到技術進一步突破,成本更低,再投產更合適。 這樣的策略,還能麻痹老米,讓老米誤以為星逸半導體這方面都空白,隨時能夠被掐脖子拿捏。 等到老米爆錘,大硅片、光刻膠全面封殺,星逸科技就能迅速投產。 雖然不是最先進,但也夠用,不至于被卡脖子。 當然,若是爆錘時間是一年后,那大硅片生產技術還能進一步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光刻膠技術,也能更進一步。 若是兩年后爆錘,那完全有希望躋身世界一流! 現在星逸科技缺的,就是時間! 國產最難的,就是零到一的突破。如今零到一已經突破,剩下的1到99,就是時間問題了。 “喬治,聯系胡老,下次14納米試產的時候,把鯤鵬920和鯤鵬920X都給帶上,一并流片?!蓖跻蓍_口道。 三星十四納米都風險試產了,星逸半導體不能落下風! 至于臺積電,繼續20納米活泥巴去吧! “董事長,我正有此意。一會我就帶團隊去胡老那邊,預計下個月5號,再度試產!”喬治笑說。 雖然上次14納米良品率只有75%,但下月五號再度試產,說不定可能就能80%,甚至85%! 先做出一批來鯤鵬920、920X,就可以進行一系列測試。 至于畫質增強的鯤鵬920V,那不急,搭載鯤鵬910V的星逸電視三代和星逸平板2ultra剛上市,怎么都得賣個半年再說。 14納米工藝現在良品率75%,三月5號再度測試,差不多就能80%-85%,那深市S1晶圓廠就能開始調試生產線,進行試生產。 下下個月,也就是4月份,就能正式量產了…… 初期產能肯定有限,自然緊著手機芯片鯤鵬920 SOC來,鯤鵬920X估計都只能小批量生產,用于switch,多余的產能才能給星逸平板3代。 后續14納米產能富足了,才會上線畫質增強的鯤鵬920V,給星逸電視三代,星逸平板3 ultra! 優先級很重要,排隊來。 “董事長,基于14納米的星逸RTX 980 ti我們也研發出來了……”俞龍興笑說。 意思很明顯,也想蹭著這一波,進行流片。 自從得知星逸半導體14納米即將落地,俞龍興立即開始了RTX 980 ti的研發。 在RTX 980的基礎上,做升級,增加核心數量,提升主頻,升級14納米,做成了RTX 980 ti。 如果沒有14納米工藝,俞龍興不認為RTX 980 ti干的過英偉達GTX 980 ti。 但有了14納米工藝,14納米工藝的RTX 980 ti很有希望暴擊28納米的GTX 980 ti! 制程優勢! “這事你先聯系下胡老那邊,看看是否合適。若是合適,也一并進行。若是不合適,就再等等?!? 王逸說道:“畢竟電腦GPU芯片生產難度可比手機芯片大得多,良品率也低得多?!? 手機SOC芯片面積小,有CPU、GPU、基帶、ISP等多個模塊,設計靈活,每個模塊都比較小,內部設計相對一般復雜,生產起來也比較容易。 而電腦 GPU只有一個GPU模塊,但內部設計非常復雜,核心也大的多,功耗更高,對制程工藝的要求更極致,生產難度更大,良品率也低。 打個比方,做芯片就像考試。 手機SOC雖然一次性考五門,但是每門都是中考水平,五門加起來總共五個小時的題量。 而電腦GPU只考一門,但這一門就是高考難度,并且一門就是20個小時的題量! 像是上次測試,做手機芯片良品率75%。 換了電腦GPU芯片,那良品率可能只有30%! “放心,王董,這事胡老定,我這邊不急?!? “嗯,慢慢來吧?!? 對于RTX 980 ti,王逸不急。 這事急不來,先把鯤鵬920 SOC搞定! 大不了六月份讓英偉達GtX 980 ti先賣兩個月。 無所謂的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