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不想承認,但事實的確如此。工藝制程落后兩代,今年鯤鵬旗艦芯片完了,星逸旗艦手機也完了,輝煌結束了!” “怪不得星逸科技去做顯卡了,這是看準了手機芯片今年進入14納米,星逸半導體掉隊了,轉而去做顯卡!” “原來如此,現在顯卡和CPU還都是22-28納米,星逸半導體換賽道,也算是機智了。” “沒用的,明年英偉達顯卡也會上14納米。英特爾CPU,今年下半年也就開始14納米。而星逸半導體將會一直落伍。” “哎,本打算等著買星逸X2的,現在算了,還是買三星S6吧!今年旗艦手機再用28納米工藝,實在是太拉跨了。” “我忠誠星粉,也接受不了祖傳28納米。希望星逸科技盡快支棱起來。” “支棱起來?哪有那么容易,半導體工藝制程的突破,才是最難的。沒有足夠的底蘊,根本無法追趕上來。” “萬一呢?萬一星逸半導體崛起,也突破14納米?” “呵呵,做什么美夢呢?半導體工藝制程哪有那么簡單?別說今年明年,三年后星逸半導體都難以突破14納米。” “別說14納米了,星逸半導體現在還是28納米,連20納米都做不到啊!” “天啊,那不完蛋了?” “沒辦法,巨大的技術代差,不會因為一時的僥幸而有所改變。” “那我還是買三星S6吧,雖然星逸手機很好,XOS系統很好,但三星領先兩代的芯片更好!” “是啊,芯片就是手機的大腦,14納米工藝的獵戶座7420才是永遠的神!” …… 網上的輿論整體一邊倒。 不管是媒體,還是客戶,甚至星逸科技的粉絲,都不看好星逸科技,不看好星逸半導體。 都覺得其他方面的差距,很容易突破,追趕,甚至超越。 但半導體工藝方面的差距,那就難了。 星逸科技能追到28納米,就很不錯了。 接下來的20納米都沒追上,處于落后。 至于再接下來的14納米,那就繼續落后。 連續兩代代差,可不是輕易追趕的。 按照正常速度,即便兩三年追一代,落后兩代的差距,也需要五年左右。 可要命的是,五年后,星逸科技好不容易做出14納米,而三星、臺積電、英特爾也不會原地踏步,停滯不前,怕是早已突破7納米,甚至5納米! 這就更要命了! 一時間,星逸半導體的威望都備受打擊,很多星粉都心態崩了。 而媒體也是鋪天蓋地的宣傳: “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相繼進入14、16納米工藝,徹底終結星逸科技過去的輝煌。” “星逸科技高歌猛進的發展,終將因為芯片工藝制程的落后而黯然飲恨!” “三星、蘋果、英偉達、英特爾的產品相繼進入14納米時代,星逸科技落后兩代的芯片,讓所有優勢都將蕩然無存,所有產品都將不再先進!” “國際半導體協會預測,星逸半導體有望2020年前突破14納米制程,屆時三星、臺積電、英特爾將進入5納米工藝時代!” “面對星逸科技的日益崛起,歐美國際巨頭選擇了工藝制程領域的降維打擊!” “輝煌不再!各大品牌即將上市的14納米新品,將絕殺星逸科技28納米的所有旗艦產品。” …… 這些新聞一出,讓整個事態再度拉升了一個檔次。 對此,大眾消費者態度各異,褒貶不同。 一眾國際巨頭卻是興奮不已。 這幾年,國際巨頭的日子,都過得很苦,很慘! 星逸手機橫空出世后,外觀卓越,技術先進,系統流暢,瘋狂熱銷,市場份額節節攀升,壓著各大手機品牌的銷量節節下滑。 星逸平板問世后,復刻手機格局,一眾平板廠商苦不堪言。 隨后的星逸電視,更是一記重磅炸彈,性能、畫質全方位顛覆,重新定義智能電視,使得三星、LG、索尼等電視巨頭的銷量,都集體腰斬。 后續的星逸電腦上市后,又是強勢收割,讓各大電腦品牌銷量暴跌。 可以說,星逸科技全方位開花,全方位制霸。 更要命的是,星逸科技要技術有技術,要設計有設計,要系統系統,要供應鏈有供應鏈,要性能有性能! 其他巨頭可能是某一個領域突出,而星逸科技是全方位優秀! 隨便拉出一項,都比其他巨頭強大的多! 這讓很多國際巨頭都有心無力,追趕不及,甚至感到絕望。 打不過,真心打不過。 直到最近,三星14納米工藝量產,臺積電16納米工藝蓄勢待發,一切都變了! 芯片是核心,當核心不行,其他方面再給力,都有些勉強。 而這就是各大國際品牌逆襲的關鍵,超越星逸科技的關鍵。 于是英偉達第一時間找上三星談合作! 同樣,老牌合作伙伴臺積電,英偉達也沒有放棄,也加深合作。 很快,英偉達官宣: 【明年的英偉達新款顯卡GTX 1050、1050ti,將由三星代工,全面開啟14納米顯卡時代!】 【明年英偉達新款顯卡GTX 1060、1070、1080將由臺積電代工,全面16納米工藝!】 英偉達的聲明,再度如同一記重磅炸彈。 使得大眾對星逸科技的未來,更加的不看好: “完了,英偉達明年也是全系14-16納米,英特爾肯定也是,星逸顯卡,星逸CPU還是28納米,肯定完蛋了。” “蘋果也官宣了下半年的6S采用14納米芯片,星逸新旗艦還是28納米,更加完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