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三章 海王瓷-《父可敵國》
第(1/3)頁
翌日清晨,楚王殿下便在蘇州官員縉紳的陪同下,乘船經元和塘,前往蘇州城北面十四里的平江官窯。
“平江官窯早已有之,不過這個窯不是燒瓷器,而是給宮里燒金磚的。”路上,費彌為殿下介紹道:
“聽當地老窯工說,他們當年給南宋燒過官瓷,也不知是真是假。”
“所以你們就把窯廠定在蘇州了?”老六坐在車上,旁邊還有人打著扇子,依然滿頭大汗,這就是他不喜歡夏天的原因。
“不是,主要是在吳縣西北的陽山有白堊,當地人都用來刷墻,潔白如粉,唐朝還每年進貢過,所以陽山又叫白墡山。”費彌搖頭笑道:
“程會首他們來江南考察的時候,發現這就是可以燒窯的高嶺土,而且顏色潔白、顆粒細膩,品質比景德鎮的還好,在整個江南都是獨一份。因此最后才定在平江御窯廠隔壁來燒造瓷器。”
“呵呵呵……”老六笑笑不說話。蘇州人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當官的也難免染上一樣的習氣。
說話間,前方煙柱沖天,一看就到了燒窯的地方。
“殿下,御窯廠到了。”費彌等人恭聲道。
“嗯。”朱楨點點頭,他已經看到大明瓷業總會的程會首,還有李知府等人在碼頭恭候了。
下船見禮之后,朱楨大笑著扶起程前道:“哈哈老程,整整兩年不見,你頭發白了不少啊。辛苦了辛苦了。”
“有殿下這句話,小人這兩年的苦就算沒白吃。”程前苦笑一聲,摘下帽子讓朱楨看自己稀疏的頭頂。
這可是把整個一條產業鏈從江西搬過來,涉及的方方面面多不勝數,他都得一個個去協調。把那些不愿挪窩的動員過來,跟那些想要更多的談妥條件,絕對費心勞神。
把人弄過來只是第一步,那么多的原料,那么復雜的燒制過程,要原封不動在蘇州重現,本身就是個高難度的活計。
何況兩邊的水質、氣候不盡相同,就是把原料從江西運來,燒出的瓷器都不盡人意。何況后來還決定采用當地的高嶺土,以降低運輸成本。為了盡快燒出高品質的瓷器,程前絞盡腦汁,一把一把的掉頭發。
能用兩年時間正式投產,已經堪稱奇跡了。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今天就是丑媳婦見公婆的日子。”程前深吸一口氣,恭請殿下前往窯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