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樓。 張宣把李梅引進屋里,關心問:“吃飯了沒?” 李梅是個利索性子,把包放茶幾上,一邊掏文件一邊回答:“吃了過來的。” 見對方吃了飯,張宣也就沒再多問,而是接過文件細細看了起來。 關系到利益的事情,張宣從不打馬虎眼,看了一遍看兩遍,看了兩遍看三遍… 反復確認,最后覺得沒問題了才簽名蓋章。 完事后,把一摞文件交還給李梅,又找出袁瀾的名片,把袁瀾聯系方式給她: “外貿公司辦好后,你聯系她,白蘭地原液分成合作的事情你負責跟進,遇到有需要我簽名的,需要我做決定的,可以直接來找我。” “行。” 李梅抄下袁瀾的聯系方式,臨了說:“你家里要安裝一臺座機才行,以后公司運轉起來得能及時找到你人。” 張宣聽到這話笑了,自己都還沒開始挽留她呆在公司呢,人家已經自覺留下來了。 看來老舅說得對,這李梅袋子里應該非常窘迫。 不過這樣也好,兩人斗巴不能,兩人都舒服。 李梅又認真核對一遍有無簽漏了的地方,臨了把文件收入包里就慎重地問張宣: “你這外貿公司,是專門只做海關罰沒物資生意的?還是其他生意也做?” 張宣幾乎秒懂她是什么意思,把筆放桌上,誠懇表示: “既然開公司了,其他生意肯定也是要做起來,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跟我說,咱這關系就不用拐彎子了。” 見他態度明確,李梅也是著實松了一口氣。 她最怕張宣開公司是死守罰沒物資這一畝三分地不動,那她就沒什么留下來的意義。 李梅想了想說:“我想做進口紙張生意。” 張宣有點愣。 兩世為人,老男人自然知道國內一直奇缺鐵礦石和木漿這類之物。 但他從來沒往這方面想過。 理由也很簡單,除了沒時間專業去干,更是沒那渠道關系。 要是讓自己從無到有去開拓市場,有那功夫,做點什么都不比這差。 張宣好奇問:“紙張也分很多種,你想做哪個領域?” 李梅說:“我想做新聞紙。國內各大報刊的新聞紙需求量巨大,這個市場很有潛力…” 耐心聽她吧吧一通,末了張宣擺擺手說:“你講的這些很有道理,但我不想聽這些虛的。 你既然直指新聞紙,那肯定有眉目的,你說來聽聽。” 見他不好忽悠,李梅也是笑了笑,就講了她的思路: “我們從俄羅斯進口優質新聞紙,火車運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再集裝箱運到滬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