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樓,客廳。 給李梅倒杯涼茶,張宣在側面坐下就猜測問:“新聞紙的事情?” 李梅有點口干,一口氣喝了半杯茶才從包里拿出一份明細表給張宣:“這是財務報表,你看看。” 事關錢,張宣沒客氣,接過認認真真看了起來。 新民晚報每個月5萬噸,華西都市報每月3萬噸,粵省日報每月5萬噸,羊城日報3萬噸。 一個月總計16萬噸。 每噸平均利潤是71.5元。 一個月的利潤是1144萬。 而李梅每次運貨都按季度供貨,財務報表上顯示總計掙了3432萬。 不錯,和預期一樣。 張宣看了兩遍,非常滿意,“辛苦你了。有了這筆資金入賬,西塔樓算是緩過來了。” 李梅笑著點頭,也是跟著松一口氣。 別看她每次都慫恿張宣發奮努力,做大做強,顯得非常自信,有干勁。 其實這一個多月她沒怎么睡好。 躺在床上總是擔心新聞紙張在漫長的海運途中遭遇天災人禍。 同樣擔心新聞紙張到滬市后因為質量問題不行而耽誤交易。 好在一切順利,錢安穩落袋。 要不然以7%的低利潤率,隨便出現一丁點問題,不僅這單掙不到錢,說不得還要反過來把公司直接賠到破產。 把財務報表還給李梅,張宣想了想說:“以后財務這塊就交給王麗吧。不過你也好,我也好,還是要心里有個數,小心無大錯。” 李梅聽出了話中意思,但沒有表示任何不滿,非常贊同地說:“你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 張宣笑笑,沒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反而問起了西塔樓的施工情況,地標建筑的設計如何了,從吉之島挖了多少人過來,人員培訓怎么樣? 半個小時后,兩人交談結束,李梅起身離開時,突然對張宣說:“你那同學是個好苗子。 勤懇聰明上進,能吃苦,又心細,稍稍培養,以后可以獨擋一面。” 張宣錯愕,隨即回過味來:“你是說陽永健?” 李梅說:“對,就是她。這次去吉之島挖人,我特意試了試她,很聰明,很有潛力。” 廢話么,那可是陽永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