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宣說:“我這是不想給你壓力,怕你誤會我崔工。” 說完,他問:“有結果了?” 陶歌告訴他:“我和大學導師介紹的兩位朋友探討過3次。 上個星期還親自跟著兩人去了趟美國。通過接觸,發現你擔憂的都是事實,不過也分情況。” 張宣詫異:“分情況?” 陶歌回答:“對,分情況。” 張宣來了興趣:“怎么說?” 陶歌發現口有點渴,倒一杯水喝掉:“我這次接觸了David Prowse,他在1983年的電影“絕地大反擊中”飾演黑武士一角。 但到現在都還沒收到報酬,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全美影史票房第15的電影。 理由是片方宣傳這部電影沒掙到錢,沒錢發。 不過根據David Prowse的說法,是片方做假賬把錢黑了。 David Prowse說,片方一般會注冊一個假公司。 然后假公司以發行、宣傳、利息費等向電影公司收取一筆足以蓋過“票房收入”的龐大費用,這樣電影在賬面上就變成了賠錢貨。” 張宣聽得膽戰心驚:“這種現象在好萊塢是不是很普遍?” 陶歌說:“很普遍,除非你實力夠硬,或者咖位夠高。 這么說吧,除了有票房保障的名導、大咖主演和名制片不擔心錢被黑掉外,其他的角色演員的分成基本都是一句空話。 因為片方會根據咖位區別對待,簽兩種不一樣的合約,頂級合約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而次級基本就是一個坑。” 張宣沉默了,實力夠硬? 今生自己連美國都沒去過,哪里來的實力硬? 沉思一陣后,張宣問:“那你的建議呢?是什么?” 陶歌說:“我詢問了企鵝出版、還有導師、以及導師的朋友,他們和姐的想法一樣,都一致建議選第二種方案。” 張宣有些意外,又不意外:“因為我的咖位夠高?” 陶歌說:“當然,我們要跟片方簽最頂級的分成合約,這種合約一般不會賴賬。 而且我們看中的不僅僅是票房收益分成,更多是電視劇播出后產生的周邊收益。 一部成功的電視劇,其周邊收益遠遠大于票房收益,這才是大頭,遠比賣版權得到的錢多得多。 而且按照我導師他們的說法,天下就沒有一家不黑分成的片方。 但當進賬的錢足夠多時,他們會對你這種大咖注意分寸,不會做得很過分。 會充分保證你的收益,畢竟你的才華是全世界公認的出色,年紀又擺在這,未來有無限可能。只要頭腦稍微清晰一點的片方都不會亂來。 也是基于這種考慮,“哈利波特”的第一部電影版權,我和羅琳商量,也會選擇分成合約。” 這么一說,張宣猛然想起來了。 前生他看過一些新聞,據說“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票房非常高,片方也做假賬,但羅琳絕對不會抱怨被電影公司搞,因為他們賺進來的錢,多到讓羅琳想吐。 認清事實,做好被人收割一部分利益的心里準備后。 張宣對陶歌說:“行, 我聽你的,這事你全權去處理吧。” “好,姐等就是你這話。不過你放心,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打算找企鵝出版社幫忙背書,讓出一小部分利益來保證絕大部分利益安全落袋。” 張宣關心:“能行嗎?” 陶歌自信地表示:“姐又不是一介白丁,有自己的渠道。” 想起她的強大背景,想起京城機場“京城大老板都主動跟陶歌打招呼”的那一幕,張宣瞬間有了底氣。 “好,那辛苦你了。”張宣心情很放松。 “下次見面,做頓好的的犒勞姐。”陶歌說。 “成啊,你想吃什么菜?” “有點想念你們家鄉的野味和蘑菇做法了。” “沒問題,我馬上準備。” ps:求訂閱!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