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行吧,讓她過來吧。不過你得跟她們提前打打預防針,別問不該問的,別拍不該拍的。” 知道不是特別情況,陶歌肯定不會開這個口子的,所以他知道這次不能拒絕。 “好,姐欠你一頓飯。” 說著,陶歌掛了電話。 拍紀錄片! 他娘的!老夫也有一天要拍紀錄片了,張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說好? 有高興。畢竟這是央視,這是對自己的肯定! 也有憂愁。沒有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真才實學有,勤奮也有,但還配不上這個高度。 他這是在吃先知先覺的福利。 不過隨后他又釋然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沒啥可矯情的。 該吃吃,該喝喝,該掙得錢要掙,該裝的逼也要裝,該享受的也要享受,這才是社會,這才是人情世故。 ... 張宣刷屏了。 前有“冰與火之歌”第二卷的首日銷售雄風,今天有雨果獎的威勢,張宣成為了連著一個星期刷屏全國各大媒體的知名人物。 尤其是雨果獎! 在當今諾貝爾獎和中國無緣的時代,這個獎項就顯得尤為突出,尤為打眼。 有人酸沒? 有! 有好些所謂的教授酸,甚至在報紙上放怪話。 但還沒等這些人洋洋自得多久,就發現課堂被人沖了! 是真的被沖了! 那些教授好想爆粗口,他媽的!平時那些乖乖學生,今日都變成了虎狼之師,教室一下子來了好多外班學生,過道都被擠滿了,紛紛質問。 有些憤青地學生大喊:“教授,你什么時候為我們拿個雨果獎回來?” 甚至還有些學生更過分:“教授,我們什么時候能在書店看到你的著作?” ... 一連幾十個問題,教授頭都大了,臉色鐵青。 都說打人不打臉,今天就被赤果果地打臉了。 心里暗暗后悔,這張宣在年輕一代人中影響力這么大了嗎? 自己以后還怎么在學校呆?不得被其他老師笑話死? 本想以上廁所為由開熘,但這些教授發現沒卵用,人家跟著上廁所。有些不嫌事大的,還偏頭看大小,差點把人嚇陽痿了。 這還是算好的。 聽說有些地方的口嗨王者衣服都被沖破了,頭發都被沖亂了,家里的玻璃窗都被扔了石頭。 看到這些報道,老男人感嘆,還是這年代的人有特色,大家思想上高度統一、愛國、純樸。 這種純樸,或者也叫憤青! 要是擱后世? 你去看看,鍵盤俠月薪人均百萬,哪里出了點事,都是遞刀子的多。 當然了,這里面很多人也是被社會生活壓力逼得,只能到網上找找樂子發泄發泄,其實過得都不容易。 張宣連著翻了20多份報紙,相比較而言,酸的還是少數,唱贊歌的才是主旋律。 他現在已經見慣了風雨,什么都看開了。面對這些小打小鬧、不痛不癢地批評,也是澹澹笑之。 新聞聯播來了! 那個男人這次霸占了10秒鐘! “本臺消息,我國著名作家三月獲得了雨果獎,成為了國內首個獲得此獎項的第一人....” 主持人西裝革履、精神飽滿、字正圓腔地念叨著,背景再次展現了張宣的半身像和一本“發條女孩”。 邵市。 新聞聯播是文征每天必看的節目,他能從這里面嗅到很多不同尋常的東西。 守在電視機前看完這一幕,文征忽然開口問旁邊的妻子: “這是第三次了吧?” 廖蕓盯著電視上的半身像,用確認地語氣說:“是第三次上新聞聯播。 前面有兩次。一次是他的新書哈利波特和發條女孩引起轟動的時候,第二次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時候。” 文征點點頭,罕見地發表看法:“了不得。” 隨后文征想起什么,又問:“婷婷跟他怎么樣了?” 有些話不能跟丈夫明說,廖蕓只得嘆口氣:“就那樣吧,你女兒是個死心眼,一心撲在張宣身上,我也不知道她像誰?” 文征聽了沒做聲。 廖蕓稍后又直直地看著電視說:“老文,我才40歲出頭,要不我們再生一個吧?” 文征知道妻子說的是氣話,伸手拍拍她手背,還是沒吭聲。 … “雨果獎!” 溫玉放下報紙,對李文棟說:“了不起!真是了不起!這算是咱中國第一了吧?” 李文棟點頭又搖頭:“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張宣早就第一了。 但想做到公認第一,這人心吶,難!” 溫玉問:“你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張宣的場景嗎?” 李文棟說:“記得,在香山公墓咱爸墳前,那天還下細雨,我印象深刻。” 溫玉又問:“你有想過當時認識的少年會走到這一步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