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30章,各有心思(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


    第(2/3)頁

    杜雙伶聽到這話也沒任何意外,嗯一聲。

    ……

    也不知道從那天開始,校園充滿了畢業(yè)季的氣息,穿學士服拍照,校園廣播一直在反復播放吳奇隆的《祝你一路順風》、周華健的《朋友》、張學友的《祝福》、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和老狼的《睡在上鋪的兄弟》。

    天天如此,天天是這5首歌打轉轉,讓一幫子大四老鳥的心情跟著這些歌曲不斷起伏,不斷擁抱,不斷流眼淚,眼里充滿了對過去的傷心、不舍和未來的忐忑、期待。

    30日早上9點,畢業(yè)典禮在學校小禮堂如期舉行。

    幾千人齊聚一堂,小禮堂座無虛席,學校所有的畢業(yè)生、學校領導、各二級單位領導、學工處、校團委以及各系負責學生工作的領導和老師,悉數(shù)到場。

    張宣被安排到第一排靠中央的位置坐下,候場準備上臺發(fā)言,旁邊就是高校長。

    一見面,高校長就問:「聽說你沒準備發(fā)言稿?」

    張宣轉身就把后排的主任賣了:「有領導說不想看我20歲的人長一張40歲的臉,讓我上去隨便糊弄幾句。」

    聞言,旁邊一眾領導笑出了聲。

    這倒不是針對誰,而是這些領導有一個算一個都他媽的40多了啊。

    高校長非常羨慕:「我倒是想隨便糊弄幾句,但是我這畢業(yè)典禮的稿子都用了好多年了,今天要是不用了,有點舍不得。張宣問:「用好多年了?難道一字不改?」

    高校長說:「那也改的,起碼每年的年號我都用了心的。

    哎喲,這老不正經(jīng)的!

    自從上次校慶跳舞折騰自己后,張宣就知道這正經(jīng)的外表下有一顆不正經(jīng)的心。

    不過凡事看人,要是張宣不在,學校其他領導就很難看到高校長這一面,這大概就是圈子的緣故。

    就像有些大老板,平時出門都是黑西裝黑皮鞋,出口閉口都是幾千萬上億的生意。可一旦喝了點酒后,酒桌上談的都是姑娘和價錢…這就是圈子,只有和身份對等的人才會露出這一面。

    畢業(yè)典禮開始了,學校領導講話,校長致辭,宣讀表彰決定,老師代表發(fā)言…

    張宣坐在下面,面色如常。但心里卻很認同主任的說法,每個代表都是說一堆沒有實際意義的官話套話。

    輪到張宣這位大作家、大富豪校友上臺發(fā)言時,臺下掌聲如雷。

    張宣站上去說: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說實話,站在這里非我所愿,我昨晚還跟主任抗議,不能因為我平時曠課多就害我。

    從中大最牛逼的校友嘴里聽到出乎意外的話,底下眾人頓時來了個起哄、爆笑、鼓掌三連。

    張宣繼續(xù)講:「不過話要說回來,要不是中大的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不是中大的大胸懷包容我,我很難取得現(xiàn)如今的成就。

    對此我很感激中大!

    大家畢業(yè)即將迎來人生新的征程,一定是有一點點緊張、一點點迷茫,但是更多的是激動是興奮,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所以在這個時刻,我能跟大家講點什么呢?昨天我想了一晚上,也沒怎么睡好覺。我在想,我和大家同歲,在這個即將開始人生征程的關鍵時刻,我能講點什么呢?

    說實話,千言萬語,真的不知道應該從哪講起,而且講太多是不是真的對大家有幫助,這是我昨天晚上覺得壓力巨大的地方。

    我后來想,我只講兩點,根據(jù)我的人生閱歷講兩點。

    第一、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為什么在這里談夢想?

    這是因為回顧我過去走過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難忘的就是四年大學生活。

    因為這四年大學生活在我的人生歷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1993年,也就是4年前,我剛進大學時還是一個靠給各大報紙投稿賺取零花錢的鄉(xiāng)下窮小子。

    但是一個偶然的想法,讓我決定去換一條賽道,那就是開始寫「風聲」。熟悉的朋友的都知道,這本書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從「風聲」這本書開始,我踏上了外面廣播這幾天經(jīng)常播放的「一路順風」。

    那時候在中大操場一遍又一遍地散步的過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夢想一一要在文壇干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后自己一定要做個偉大的人。

    當然,建立夢想是很容易的,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有很偉大的夢想,但是有夢想之后你是否去實踐了?

    所以在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告訴自己,光有夢想是不行的,要腳踏實地地真正做幾件不一樣的事情。

    我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是用「風聲」另辟蹊徑,一戰(zhàn)成名。

    很感謝中大的因材施教,從那天開始,我就走上了曠課之路。

    我記得當時除了不逃主要學科課外,其它時間都被我用在了寫作中,有好多次班上同學告訴我:老師又點名了,你又沒到,你成了班級曠課最多的人,你因曠課在管院出名了等等…

    那時候我還未成名,我也忐忑,但我還是硬著頭皮按照自己的想法堅持了下來,結果后來大家都知道了,按照報紙上的吹捧就是:我一夜成名了,我一飛沖天了。

    跟你們換個俗氣點的說法就是:我從癩蛤蟆變成了天鵝肉,同樣是肉,但值錢了。配合著張宣那豐富的手勢和表情,底下眾人差點笑歪了。

    掌聲如雷。

    「風聲」成名后,我就在想,在這個遍地機遇的年代,絕對不是我比別人更聰明更勤奮。

    我覺得最大的不一樣是我比他們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并且付出了實踐。

    這就是我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

    今天,大家即將走上人生的征程,盡早地確立夢想和目標,并且盡早地去付諸行動,我覺得這是大學畢業(yè)后,人生新的開始。

    第一點講完,我要跟大家講的第二點就是要勇于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有夢想很容易,去實踐夢想也很容易,但是堅持夢想很難。

    你今天能堅持,明天后天還能堅持嗎?一個月后半年后還能堅持嗎?

    剛才主持人跟大家介紹了我如今所得的成就:一次茅盾文學獎,兩次包攬科幻界三大獎項,億萬富翁等等…

    這些成績我就不跟大家一一吹噓了,我要給大家講的是什么力量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四年前開始寫「風聲」,大一第二學期創(chuàng)作「潛伏」,而僅僅一年時間,我就跳出了舒適區(qū),開始寫科幻。

    現(xiàn)在我跟你們講講寫科幻時遇到的難題,并不是我寫不出、并不是我不會寫,那時候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周邊沒人看好我。

    作為已經(jīng)在中國文壇成功站穩(wěn)腳跟的我,我的伯樂洪主編、額、現(xiàn)在應該是洪社長,還有編輯陶歌。

    他們看完我寫的第一部科幻「發(fā)條女孩」時,我清晰記得他們的表情:一臉懵逼!這是寫得個啥?看不懂!

    要不是礙于我的名氣和地位,估計他們早開噴了。

    接下來大家都應該能猜到,洪社長也好,編輯陶歌也罷,甚至我身邊的朋友,都勸我回歸傳統(tǒng)文學,歸回舒適區(qū),不要去作妖,不要去作死,不要去破壞現(xiàn)在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局面。

    編輯陶歌當時問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你這科幻我們不看好,國內(nèi)其它同行肯定也不看好,那你怎么辦?你去哪里發(fā)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