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那時候她心里始終有種「不確定性」,始終擔憂,但現在她內心定了,安定了。 杜雙伶微抬左手,在他臉上輕輕刮了刮,笑吟吟地說:「沒花,但臉皮太厚了,我幫你刮一下。」 張宣嗯一聲。 張宣和杜雙伶之間的甜蜜打情罵俏,米見和文慧都選擇視而不見,相反,兩女心里隱隱有種解脫的感覺。 之所以這樣,心懷「內疚」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有孕在身的米見和自身實力非常強大的文慧心里互有欣賞,卻又互相排斥。 對,就是排斥!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對方高到天花板級別的屬性,讓米見和文慧內里都悄然發生了一絲變化。 這絲變化的本質就是「沒有安全感」。 米見的相貌,米見的氣質,米見肚子里的孩子,米見在他心里的無無倫比地位,這讓從小就無比自信的文慧感受到了一絲不安。 這種感覺文慧以前從未有過,但當見到米見的那刻起,就一直縈繞在她心頭,揮之不去。 文慧如此,米見同樣如此。 從小逢山開山、遇水架橋的米見,淡然慣了的米見,面對綜合實力不下于自己的文慧、有一手鋼琴絕技的文慧、能做一手好菜的文慧、有著強大家庭背景的文慧,米見縱使再 佛系,內心也不免泛起波瀾。 無它,她也是女人,她也需要愛,有文慧這么強大的敵人在,米見那種一覽眾山小的超然地位就會打折扣,自然而然地,張宣能分給自己的時間精力就會少一份。 當然了,這不是最重要的,身為準媽媽的米見,如今最在乎的肚子里的孩子,她個人可以強壓住情緒不去爭,但升起的母愛想要孩子未來更加順暢,更加名正言順,不受欺 負,這就迫使她面對一切現實。 要是張宣最后迫于強大壓力拋棄雙伶娶了文慧,那對米見來說是不可以接受的。因為她不敢保證,文慧這種家庭背景出身的人,未來會不會使手段壓迫自己孩子。 換一種說法,要是最終張宣娶了文慧,壓迫自己孩子肯定是必然的。 米見和文慧雙方不熟,以前沒交情,更談不上什么「歉疚」,卻又無法否認對方的極大魅力。所以,不選擇徹底鬧僵的話,兩女需要一個緩沖地帶。 而這個緩沖地帶,雙伶無疑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理由有四: 一是在道德上,米見和文慧面對雙伶天然「矮人一等」,雙伶又跟兩人都要好,長年 累月下來取得了兩女的信任。 二是就目前情況分析,不管米見和文慧怎么去刻意忽視,但一個問題始終客觀存在,那就是雙伶相對兩女來說,個人條件形成不了壓制。所以兩女都放心。 不擔心張宣娶了雙伶后,會疏遠倆人。 三是雙伶家境雖然優渥,但威脅不夠大,米見和文慧都能接受。 要是換成陶歌,那態度就不一樣了。迫于壓力,三女可能會聯手。 第四點是最無解,也是最讓米見和文慧無力的,盡管兩女自身條件可以吊打雙伶,但都無法取而代之。 這個無法取而代之,米見委婉試探過兩次,文慧明著問了三次,張宣給的答案一直很硬:不可能! 兩女至此都很清楚:他就算命沒了,也不會對雙伶放手。 而張宣不對雙伶放手,那米見也好,文慧也好,就都無法獨占他,只得熄了心思。 車子不緊不慢開著,在幾女的思緒中,終于到達了選帝侯大街。 文慧問張宣:「先去吃飯,還是先逛一會?」 張宣把問題拋給雙伶、米見和陶歌:「你們餓不餓?」杜雙伶抬起右手看了看表:「快7點了,米見應該餓了吧?」 米見微笑點頭:「確實想吃東西了。」 這回答一點都沒出乎老男人意料,米見如今不是一個人吃,是兩個人吃,身體營養自然要比平時需求大,他剛才本想直接做決定的,但還是做摸做樣問了,目的是在面子上尊 重下雙伶、文慧和陶歌而已。 陶歌冷眼瞅了瞅某個虛偽的男人,末了說:「走吧,姐知道這邊有家中餐館還不錯,帶你們過去。」 進了店,陶歌向老板要了兩個挨著的包間,接著她進了一間包廂坐好,自顧自倒起了茶,全程對四人不管不問,一副你們不要管我、請忽視我的樣子。 三女面面相覷,稍后齊齊看向了他。 張宣識趣:「我跟陶姐聊點公司的事,你們三個去隔壁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