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官宣之后-《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3/3)頁
“我能去?”
韋蘭芳點點頭:
“當然能啊,導演和副導演都讓你去。所以這次有你一個名額,咱們要先去橫店,然后再去武隆。”
“……意思是導演要一邊拍電影,一邊來聊創意?”
“對。”
“……好家伙。”
得到了確認,許鑫發出了一聲感嘆:
“這得多累啊。”
“因為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導演本來想退出的,但……”
說到這,韋蘭芳想了想,搖搖頭:
“因為一些事,沒退成……總之吧,你準備準備,27號下午的飛機,這次出差至少兩個月到三個月,中途可能會回來,但為了保險起見,提前把行李都準備好。”
“……好,我明白了。”
接過了機票,許鑫點點頭。
而韋蘭芳檢查完了機票上的名字后,隨口問了一句:
“拿的什么啊?”
“火炬。”
“哦,火炬啊……嗯?”
她勐然一抬頭……
“拿的什么玩意???”
……
大會議室。
隨著“火炬做出來了”的消息。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頭里的工作,集中到了會議室里。
一群人就跟走馬觀花一樣,擠著一圈,一個人拿在手里,一堆人就抻頭在那看。
接著等拿著的人看完,再傳下去,一個挨一個。
“于工說是航空鋁,果然很輕啊……感覺這么不敦實呢?”
“咱們去雅典的時候,參觀的那幾個火炬可都是死沉死沉的……”
“那都是幾年前的東西了。亞特蘭大奧運會那個看起來跟鐵絲捆起來的玩意倒是輕,可就是太丑了。”
“我也覺得輕了一些……小許,這東西到一斤了么?”
許鑫搖搖頭:
“四百七十五克,但這個本身就是空心的。我和四所的周工溝通了一下,等裝上了里面的東西,應該重量在兩斤左右。沒必要弄太重,不然舉著跑太沉了些。”
聽到這話,眾人下意識的點點頭。
要是兩斤的話……那還可以。
而就在眾人的討論聲中,最后,火炬回到了張一謀手上。
剛才已經看了一遍的張一謀又仔仔細細的從底部到頂端,各種細節都看了一下后,說道:
“這就是最終方桉了?”
許鑫應了一聲:
“在我這,是最終方桉了。理念之前也和您說了,要說唯一新加的東西,就是那紅銀交界處的橄欖枝我給改成了“YANJING2008”的英文字母。其他的改動不大。“
“……”
張一謀沒說話,皺著眉頭再次上上下下看了看后,遞給了旁邊的張武。
張武同樣仔細檢查了一下,還用手指彈了彈,聽了聽動靜。
最后點點頭:
“瞅著確確實實是好看……你要是覺得沒什么改動的話,就把這個遞交上去吧。”
“好的,張導。”
許鑫答應了一聲,而一旁今天從組委會里面直接派遣下來的導演團隊工作部負責人田和平則看了看許鑫后,忽然來了一句:
“小許,對吧?”
“田部長您好。”
許鑫趕緊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田和平和氣的笑了笑。
他本身就微胖,在加上有些地中海,模樣看起來很和氣。
而這么一笑,顯得更平易近人了些。
擺擺手表示不用那么生分后,說道:
“火炬復評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我給你的建議是,你要打一份書面報告,把你的設計理念,承載理念這些,都做出來一個詳細的說明。盡可能的條理清晰一些,字數控制在一千字以內,連帶火炬一起交上去。作為一謀團隊里的年輕血液,奧運火炬能進入復評,你也是給團隊打出了一炮開門紅了。最后能否被采納,咱們先放平心態。但至少,現在已經邁出了很堅實的一步,對吧?把你的理念、團隊的理念都闡述清楚、詳細,交上去,可能效果會更好。”
田和平說的很和氣,可張一謀卻忽然一愣……
似乎聽出來了什么,下意識的要張嘴。
可也就是這一瞬間,忽然他低下了頭。
張武的手已經按到了他的大腿上,同時目光落在了許鑫的臉上。
順著他的目光,張一謀同樣看向了許鑫。
就見這孩子的臉上先是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微微瞪大了眼睛,但馬上眨了眨眼,似乎在思索。
最后恍然大悟:
“哦哦,好的,我明白了,田部長。因為……是這樣的,本身我的設計理念其實就是跟著張導走的,我們是從鳳巢、鳳凰羽毛飛過五大洲,體現人類歷史文明這個思路,我一路延續下來,最后才敲定的主火炬以及這個火炬的設計方桉。但現在……鳳巢這個方桉已經被張導否定了,那您看我就直接拿羽毛飛過五大洲,展現人類歷史、奧林匹克精神這些團隊的思路來走,做出一份闡述說明,這樣可以么?”
“……”
“……”
“……”
這下,一屋子人……包括田和平自己都有些驚訝了。
但稍微年輕一些的諸如許晉他們則面露疑惑。
似乎有著什么疑問。
可上了歲數的這批人看著許鑫的目光里,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小許這孩子……
聰明啊。
不僅領悟了田部長的意思,同時還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來進行了回應。
田部長的話意思很簡單。
作為組委會的工作部負責人,他的工作就是組委會與開閉幕式團隊的橋梁身份,和馬導的角色相同,但又有些小區別。
他像是一個調控人,又像是一根線,有時候要對團隊的一些思想或者行為作出一些約束。所以,剛才那一番話的意思潛臺詞告訴許鑫,首先要明確這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團隊的共同決策。
而之所以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
他一方面要保持開閉幕式團隊的內部穩定,現如今整個開閉幕式團隊第一個具有價值的動作,就是主火炬與小火炬的設計理念得到了認可。可認可的設計人是一個年輕人,并且從他得知的消息來看,這個年輕人的設計思路是在一謀提出來了之后,就自己鼓搗出來的。
其他人并沒有在這里做出多大的理論貢獻。
簡單的意思就是說當頭炮、開門紅……雖然談不上倚老賣老,但畢竟在座的各位都是各方面各領域的專家,此時此刻卻被一個年輕人先“搶”了風頭。
別管別人會不會多想,可作為他個人而言,他的工作就是維持團隊的穩定和諧。
所以,他的話等同于告訴所有人,這個年輕人也是一謀團隊里的人。而不管最終火炬能不能入選,這份能在接近四百個火炬設計方桉之中進入只有“十個”的復評名單決賽圈,已經是所有人的功勞了。
因為,這個年輕人也是你們的一員,你們是一個集體。
心里不能有疙瘩
所以他這話其實是說給大家伙聽的。
同時這也是對這個小家伙的一點保護,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卻忘記了,天朝文化有一個最基本的精神,那就是為集體奉獻,發光發熱的集體精神。
他不會揣測上面的意思,可多年的工作生涯也讓他明白……領導們喜歡看到具有集體精神、奉獻精神的人。
這是很重要的加分項。如果這個年輕人身上能貼上這個標簽,那么以后的路會好走許多。
但他都沒認為許鑫能聽懂。
畢竟……這年輕人今年20歲,論起來閱歷,照這些老油條們差遠了。
可沒想到,對方竟然聽懂了。
聽懂了還不說,同時用一種同樣委婉的方式,告訴自己,或者說告訴所有在場的人:
“我沒這么想過,因為火炬的設計靈感本身就是從導演那得來的,同時又經過團隊的努力,我才獲得了啟發,要體現我們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奧林匹克精神等等,所以這份方桉才應運而生。最后,如果我要做闡述說明的話,也是按照團隊的決策理念來走。”
這是從那個年輕人“我從張導那獲得設計靈感”、“團隊思路”的話語里所表達的意義。
我不貪功,也明白您的意思。
這份功勞本來就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這下,田和平是真的驚訝了。
他不僅聽懂了,甚至還能用這種委婉的意思表達出來實際意義……
這孩子……
可以啊!
于是,他臉上的笑容更加和氣了幾分,點點頭:
“嗯,很好。那就以這個角度來出發吧。好好寫,要是拿捏不準,寫出來后可以先讓我來看看。”
“嗯嗯,我懂了,謝謝您的指導。”
許鑫心領神會。
而這時,一旁的張一謀忽然感覺到放在自己腿上的那只手輕輕的拍了自己兩下。
扭頭一看……
張武的臉上滿是笑意。
“……”
張一謀同樣無聲無息的微微點頭。
最后,倆人看著許鑫的目光里那種欣賞不約而同的愈發多了起來。
(有些內容注定得一概而過,懂的都懂哈。)
第(3/3)頁